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用红色资源助力治蜀兴川的对策研究

来源:    时间:2018.6.25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

中共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 

  四川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四川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财富。保护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对加快治蜀兴川进程、构建“一干多支”格局、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红色资源的基本情况

  四川红色资源“矿”丰面广“质”优。我们党领导四川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红色资源,主要包括“伟人故里”“川陕苏区”“红军长征”“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灾区新貌”等类型,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数量多。革命遗址普查发现,四川境内现存新中国成立前的红色遗址2600余个。二是分布广。“一干多支”均有红色资源。广安是小平同志的故乡,南充是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和张澜先生的故乡。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代表。秦巴山区等区域有较为集中的“红军长征”红色资源和以广元、巴中、达州为核心的“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这些地区既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四川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域。三是层次高。2600余个革命遗址中,有革命领导人故居140余个,重要历史事件、重要机构旧址1210处;被确定为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个;国家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0余个。四是价值大。红色资源见证了革命历史、承载着红色基因、凝聚着光荣传统、彰显着红色精神,具有很高的综合价值,对于全省干部群众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治蜀兴川要务理念、汇聚治蜀兴川发展动力、纯洁治蜀兴川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加快“一干多支”发展步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其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不可小觑。同时,四川很多红色资源本身就与浓厚、悠久的古蜀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蜀道文化等紧紧融合在一起,且其周边大多山青水绿、重岩叠嶂、风光绮丽、景色秀美,生态保护较好,旅游潜力巨大,开发前景良好。

  四川红色资源保护已下功夫。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文物保护被提上四川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1956年,省人民委员会将泸定桥等4处革命遗址列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7月,省政府将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会议会址等5处革命遗址列为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泸定桥等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抢救性保护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遗址,大批纪念场馆陆续建立起来。省政府公布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52处,其中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255处,占20.36%。革命遗址普查统计的现存新中国成立前的2607个革命遗址中,国家级文物保单位289个,约占11.8%;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9个,约占8.4%;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0个,约占9.6%;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76个,约占14.4%。创建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2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9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1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20个。

  四川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初显成效。根据红色资源,全省创建红色旅游景区(点)120余处,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个、AAAA级旅游景区24个,48个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条,红军长征红色旅游基地、川陕渝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广元市利用革命老区名义,争取国家贫困县(区)2个、省定贫困县(区)5个,累计向国家争取资金10亿元以上。广元、南充与陕西、甘肃、重庆联手,利用红色资源,争取国家项目——兰渝铁路成功,从而构建了川东北片区新的经济社会增长“支”。广安、巴中、达州、雅安等市,利用红色资源,争取国家支援,解决了一大批当地想解决而又无力解决的基础建设项目。达州等地利用红色资源,创作影视节目,已在央视播出,广受干群好评。四川红色资源,已然成为助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川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目前存在四个主要问题。

  (一)保护力度不够。四川相当一部分红色资源损毁严重,已呈濒危之势,主要表象有三:一是持续发力不够。广元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汇集石刻标语建成石刻标语碑林,但后续乏力,没有做大做强,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创成独一品牌。保护层次低,革命遗址纳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少,多属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是保护机制不够完善。红色资源保护没有专项立法,没有专项经费。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内的红色资源缺乏保护,有的流散民间,或被闲置、遗弃。红色资源管理主体多样化,不同主体工作重点各不相同,未形成保护合力。部分红色资源地处偏远,保护成本高、难度大,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三是危害致损因素多。由于自然灾害、岁月侵蚀等原因,大量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已湮灭。部分红色资源产权属于私人,有的开发缺乏红色资源保护意识。部分珍贵红色资源让步于生产生活、城市改造、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屡见不鲜,令人痛心不已。

  (二)开发创意不高。开发层次有待提升,开发手段有待创新。一是特色亮点不够突出。入选全国重大红色项目不多,开发投入、知名度、影响力同湖南、贵州、陕西等地相比,差距较大。精神内涵挖掘不深,时代特征不鲜明。地方红色文化产品开发不足,低层次同质化现象严重,且未形成知名品牌。二是综合开发有待提升。同脱贫攻坚、生态旅游等结合不紧密。有的地方,周边交通等基础设施差,景区硬件标准低、配套设施不足。布局布点较为分散,未形成完备体系和足够规模,综合关联度不高。三是专业队伍力量薄弱。难以吸引和留住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高层次人才。对现有红色资源的研究队伍重视不够、项目支持偏少;红色文化研究、红色旅游发展的专业人才、专家队伍缺乏,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长期在中低端徘徊游离。一些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解说不够精准精彩。

  (三)利用效果不佳。红色资源吸引力、感染力展现不充分,对治蜀兴川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一是红色教育形式单一。部分纪念场馆、红色景区景点建设较早,现有展陈手段传统、单一,多媒体、声光电、大数据等创新手段运用不足,智慧化程度不高,感召性、参与性、体验性低,影响教育实效。部分纪念地、景区景点“千人一面”,缺乏比较优势。二是红色品牌意识不够。未能有效借力名人效应,知名人士影响力发挥不足。游客“过境游”多、“过夜游”少,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红色旅游收入偏低。红色旅游产品还需多样化,同旅游要素协调配套的完整成熟的市场化、产业化管理体制和投资运行机制还需完善。本地游客多,外地游客少,北京、上海等重点客源地市场扩展和旅游营销还需加强。三是规模效应还待放大。红色资源同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女皇文化、川北民俗文化等互促共进机制还待完善提升,同自然风光的结合还需加强。区域合作不主动,少数市存在着“拆台”现象,资源共享、信息共联、市场共建、利益共享的跨区域合作不强。全省范围内的红色资源利用的“顶层设计”意识比较差,全省范围内在红色资源大联通、大融合、大整合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

  (四)软硬投入不到位。投入不足是制约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最大瓶颈。一是认识“投入”不到位。有些地方的党委政府没有充分看到红色资源的宝贵价值以及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紧密关系。部分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对红色资源了解不深、不广、不够,对保护红色资源的法律法规了解少,保护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自觉性不强,以至于对四川红色资源的宣传氛围不浓。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到位。“四大片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国省干线公路等级较低,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偏远山区行路难未完全解决。水利设施薄弱,仍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农村供电保障能力不足,通讯网络未全覆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三是地方财力投入难到位。“四大片区”多是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地区,缺乏国家、省重大项目带动,要素集聚能力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资源优势未转化为发展优势,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经济总体欠发达。地方财力薄弱,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还需不断增加。

  三、对策建议

  四川红色资源亟待进一步强化保护、有序开发、合理利用。

  (一)精心呵护红色资源。红色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保护好红色资源,是开发利用的前提。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红色资源作为文化自信的基本载体和乡村振兴发展文化振兴、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支撑,纳入治蜀兴川总体方略,同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文化旅游、投资促进等结合,编制实施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规划,纳入城乡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等专项规划,形成保护合力。二是纳入法治轨道。贯彻革命文物保护法规,借鉴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陕西省《延安革命遗址保护条例》、重庆市《红岩遗址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做法,结合实施长征申遗、蜀道申遗等,制定《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条例》等法规,将红色资源纳入革命文物管理,把红色资源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三是完善基础数据。在现有革命遗址等名录基础上,开展红色资源再普查认定。省、市、县分级负责,全面考察境内红色资源的范围、布局、结构、性质、价值和保存状况,编订红色资源名录,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普遍树立标识标牌,提出重点保护名单,争取将川陕苏区、三线建设等申报纳入国家专项保护。

  (二)激活用好红色资源。四川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革命前辈馈赠给我们四川人民的珍贵财富,是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四川故事,推进红色资源转化为治蜀兴川的精神动力、思想定力。一是放大红色教育作用。结合重要党史人物、重大党史事件,综合开发重要红色资源,创建提升爱国主义、党风廉政等教育基地,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建立实训点、实践基地,使红色资源“活”起来、“亮”起来。将党史国史军史学习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支部学习内容,纳入党校、干训班等培训课程,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史、讲党史。加强中小学校学生红色教育,从小培育“红心”。二是繁荣红色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创建四川红色品牌。开展红色主题纪念活动,弘扬“不忘初心”主旋律。进一步加强红色题材文艺创作,编撰出版红色著作、通俗读本、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全面扩大红色宣传,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辟专栏,建设红色网站,开设红色网络展厅,开通红色公众号,红色场馆、景区景点免费向公众开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三是壮大红色文化产业。坚持市场化方向,推进红色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创作表演红色文艺节目、拍摄播出红色影视作品、开发营运红色动漫游戏,形成红色资源链、价值链、产业链,培育壮大红色文化产业,促进红色文化传播,推进红色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

  (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旅游是朝阳产业。壮大红色旅游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支,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强红色旅游品牌。推进实施红色旅游创新、精品培育、服务提升、宣传营销等红色旅游工程,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铸就四川红色旅游“金字招牌”。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指导川东北、川南等片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差异发展、整体合力、规模效应,打造红色经典旅游线路,扩大四川红色旅游影响力。二是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深度整合红色旅游与观光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生态康养旅游、古蜀道旅游等旅游产品、资源,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红色旅游由旧址参观的单一模式向融体验休闲、瞻仰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模式转变,培育红色旅游新模式。推动红色旅游与脱贫攻坚融合,使红色旅游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就业和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引领产业和先导产业。三是加强区域协调合作。借鉴“川陕党建示范走廊”模式,加强省际联动,与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市进行区域协作。进一步加强川陕渝、川陕、川陕甘、川黔等红色旅游区合作,在资源联合开发、整合包装推广等方面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推动川浙、川湘、川桂、川沪、川粤等红色旅游合作,形成大红色旅游格局,更大力度融入并服务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四)强力构建投入机制。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是系统工程,离不开必要的硬件投入。一是分级投入。借力在川陕苏区战斗、工作过的老红军亲属,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发挥老促会等独特作用,争取国家更多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建立四川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基金,探索国家、省、市、县分级投入机制。二是联合投入。落实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人、财、物基本保障,协调解决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土地利用、搬迁安置、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等问题。除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外,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文物保护、纪念设施、文化旅游等专项经费联合投入机制。探索打捆统筹安排资金,努力把有限投入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多方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开展认护、募捐等活动,吸收社会爱心投入红色资源保护。推行PPP模式,加大重点项目推介,吸引民间资本资金投入。如广元市苍溪县黄猫垭,吸收民间资金5000万元,致力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鼓励和动员基金、企业、公益团体等力量参与资金筹措。推行股份制、合资、合作等模式,调动和发挥业主、企业、资金、经营等各方积极性,增强红色资源自身发展能力。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人才队伍建设。

  总之,进一步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四川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四川红色资源在治蜀兴川中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四川未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更大的精神动力、改革定力、发展活力!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