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共产党口述资料征集研究暨改革开放口述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省巴中市召开

来源:    时间:2020.12.10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

开幕会现场

  12月6日至7日,中国共产党口述资料征集研究暨改革开放口述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省巴中召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魏海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巴中市委书记罗增斌致辞。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晓晨主持开幕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主持经验交流会并讲话。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刘荣刚作交流发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有关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魏海生在讲话中指出,巴中是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的中心和首府,徐向前、李先念等446位开国将帅在这里浴血奋战,12 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4.8万人壮烈牺牲。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精神至今赓续传承;改革开放以来,打开山门的巴中“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解放思想,艰苦奋斗,老区人民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巴中革故鼎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昂首阔步走上全新的发展征程,取得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谱写了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巴中新篇章,为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  

魏海生副院长讲话

  就做好中国共产党口述史料征集研究工作,魏海生强调,口述史料征集研究是党史研究的重要依托,是资政育人的生动教材,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进一步做好中国共产党口述史料征集研究工作、推动党史和文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要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做好中国共产党口述史料征集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口述史料》丛书等优秀口述史料征集研究成果编辑出版的工作经验、更好发挥口述史料征集研究在党史和文献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规划统筹、紧盯工作重点、确保真实可靠、形成工作合力,构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口述史料征集研究工作新格局,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魏海生要求,明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助力“四史”学习教育为工作主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履职尽责,推动党史和文献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晓晨在主持开幕会时表示,口述资料征集研究是党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全面总结改革开放口述史丛书编辑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刻认识把握口述历史的科学内涵和规律,积极探索党史领域口述资料征集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即将开展的全党 “四史”学习教育,做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口述资料征集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把会议安排给四川承办,是对四川工作的高度信任。相关省区市党史和文献部门在开展口述资料征集研究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时代口述资料征集研究工作提供了好的借鉴和示范。魏海生副院长的讲话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对我们开展好新时代口述资料征集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我们要及时传达和贯彻好本次会议精神,指导我们开展好新时代地方党史口述资料征集研究工作,为十四五党史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刘晓晨主任主持开幕会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在主持经验交流会时强调,各级党史文献部门要牢固树立正史意识、抢救意识、合力意识和斗争意识,全面做好改革开放口述史资料征集研究工作,向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献礼,为“四史”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读本。

王均伟主任主持经验交流会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刘荣刚交流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中国共产党口述历史发展的情况,二是口述历史理论和实践的几个问题,三是对编辑出版《改革开放口述史料》的看法。

刘荣刚副主任作交流发言

  改革开放口述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广东、浙江、重庆、四川、上海、湖南、河北、江苏、西安、哈尔滨等省市委党史研究室(院)负责同志作会议发言。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江红英以《讲好党史故事  留下时代声音》为题交流了四川开展口述资料征集研究的经验做法。

江红英副主任作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还前往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拜谒并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前往巴中市恩阳区万寿村、安居村实地调研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成果。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三处 巴中市委史志办公室  供稿)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