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唱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史交流合作“双城记”

  

  中共遂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随着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集结号”。“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遂宁党史人深感匹夫有责、使命在肩。在省委党研室的指导和川渝党史界同仁的帮助支持下,遂宁党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一突出两跟进”要求,紧扣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全力提升遂渝地区党史工作合作广度、资源开发利用深度和红色文化品牌亮度,唱好了成渝党史交流“双城记”的遂宁“地方戏”,创新走出助力川渝党史合作交流纵深发展的遂宁实践,得到中央和省委党史部门和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全国党史界同仁、红色场馆联盟单位的广泛点赞和热推。

  一、提升资源品质,让遂宁党史品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亮起来”

  一是以遂宁市党史党建馆为重点,打造遂宁党史资源“新高地”。深入梳理和挖掘遂宁各个历史时期党组织领导和带领遂宁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及发展成就,精心谋划、深入研究、广泛征集,全力推动遂宁市党史党建馆建设,启动遂宁党史数字信息化工程,打造新时代遂潼川渝毗邻地区党史党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家庭教育基地。目前,展陈已基本完成,不久将开馆试运行,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正拥有“零距离”融入党史的机会、平台和渠道,极大地提升了遂宁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品质和吸引力。

  二是以旷继勋蓬溪起义场馆为抓手,擦亮遂宁党史资源“金招牌”。2019年,经过全国党史系统的上下联动,在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大力指导下,我们成功地把纪念旷继勋蓬溪起义90周年活动办成了全国性系列纪念活动,同步开展了“旷继勋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纪念蓬溪起义90周年”全国性学术研讨会。300多名中央、省级领导、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属代表、全国党史军史界知名专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记者、特邀嘉宾云集遂宁,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成为2019年度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红色活动之一,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全国党史界军史界新闻界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同时,我们持续推动旷继勋蓬溪起义纪念场馆改造升级。协调云南大理州宾川县新庄红军村团队,策划推动旷继勋蓬溪起义牛角沟旧址业态创意提升,协助引进省外旅游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中国·四川红军第一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区、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

  三是以红色场馆全域推进为统揽,规划遂宁党史资源“大版图”。指导和推动各县(市、区)深入挖掘研究本地特色党史文化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党史类纪念场馆,为遂宁红色场馆资源添砖加瓦。指导安居区立足“习近平青年时期两次到遂宁学习考察大办沼气”史料研究,依托上世纪70年代丰富的沼气遗址遗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打造农村沼气发展陈列馆、“乡愁1974”乡村旅游;指导大英县围绕开国将军李泛山地下活动、川中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依托原象山中学,规划建设大英县红色教育基地;帮助射洪市积极推动贺诚生平陈列馆改造升级,创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同时,我们还坚持深挖精研遂潼川渝毗邻地区党史“底蕴瑰宝”,挖掘出旷继勋率部驻扎杨尚昆老家时,受革命先驱杨闇公不惧牺牲英勇就义英雄气概的鼓舞,坚定不移跟党走,义无反顾率部到遂宁蓬溪举旗起义的新史料;整理出遂宁党组织在杨尚昆老家发动“双江兵变”中的感人情节动人篇章,进一步丰富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党史文化内涵。

  二、深化合作内涵,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党史交流“活起来”

  一是创新打造红色场馆联盟,扩大川渝党史资源“朋友圈”。今年以来,我们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力所举、众智而为,精心组织人员深入研究遂宁与潼南、铜梁人文历史渊源,特别是遂潼两地我党领导开展革命斗争的苦难历程和重要党史人物关系,撰写资政报告,提出以“遂潼铜”深厚红色文化底蕴为纽带,整合两地丰富红色场馆资源,联合共建“遂潼铜红色场馆联盟”,增强红色场馆服务中心大局效能,得到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并成功签订《关于推动遂潼共建“红色场馆联盟”发展协议》《遂铜两地党史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红色场馆联盟”协议》,标志着红色场馆联盟的正式成立和运行。同时,我们主动走出去,加强与南充、巴中等地及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等近20家知名红色场馆“联姻”合作;协调对接中国西柏坡精神研究会筹委会,与旗下40余家全国著名红色场馆成为合作单位;主动与上海、湖北洪湖、安徽金寨等地10余家全国知名红色场馆沟通联系,达成合作共识,“红色场馆联盟”全国“朋友圈”不断扩大,联盟活动同时还得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四川党史文献网、红军西路军研究会微信公众号等中央、省级行业新媒体常态化刊播推送,红军西路军研究会、八路军研究会以及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属代表、遂宁籍在京老乡纷纷发来微信贺信视频,给予支持祝贺。

  二是助推资源利用共享互动,深化成渝地区党史交流合作内涵。一方面,我们坚持党性教育同频共振。发挥“红色场馆联盟”纽带作用,深化联盟成员多地教学互动,加强与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合川区等地组织部门、党校合作,开展党员干部体验式革命传统教育和经济发展新理念党史现场一体化教学,促成遂渝多地党员干部到对方红色场馆开展现场教学近10次;主动对接重庆红岩联线文化管理中心,与旗下多家知名红色场馆就资源共享、讲解员培训互动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积极协调井冈山排头兵干部培训学院到牛角沟联办干部培训分院,组织引流多地学员来遂培训,目前已取得明显进展。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党史研究多地深挖互动。加强旷继勋蓬溪起义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关系研究,为早日列入川陕根据地老区出智出力,积极探索建立“遂宁市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化研究会”。深化盟遂合作内涵,创新开展习近平关于新型政党制度论述课题研究——盟遂合作亲历者口述历史。

  三、丰富活动宣传,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记”“响起来”

  一是倾情“讲好遂宁党史故事”,增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有效性。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潜心挖掘研究遂宁党史瑰宝,围绕旷继勋蓬溪起义历史及时代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遂宁实践、乡村振兴遂宁创新方案、绿色经济发展遂宁经验、海绵城市遂宁样板等开展深入研究,探寻发现遂宁党史享誉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发展新故事,以“遂潼红色场馆联盟”为平台,用吸引人的微信网络形式,创新开展遂宁党史宣教“7+3”模式宣传,推进“党史七进”百场宣讲。同时,办好“遂宁党史大讲堂”、“遂宁党史微课堂”、“遂宁党史慕课堂”在线共享学习平台,举办“遂宁市党史、新中国史知识大赛”全媒体直播节目,持续在成渝地区及全国范围讲述好宣传好遂宁党史故事。

  二是推动旷继勋起义纪念“永不闭幕”。以2019年成功策划筹办纪念蓬溪起义9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推动蓬溪起义体验式教学情景剧《红飘带》多地演出,协调争取川渝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将其列为学习参考内容。摄制《红色蓬溪·热血之旅》红色旅游融媒体宣传片,提升遂宁红色“金字招牌”在成渝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力感染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推动旷继勋蓬溪起义纪念活动成为“永不闭幕”的红色活动,持续发光发热,汇聚正能量。

  三是丰富红色场馆联盟活动形式。用活用好“红色场馆联盟”平台,结合联盟成员当地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朱德、陈毅、聂荣臻等重要党史人物和事件纪念活动,争取老一辈革命家后人支持,联合中国西柏坡精神研究会筹委会及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策划举办“遂宁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场馆联盟联展暨‘红色精神走进新时代’全国图片巡展活动”。不断丰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活动交流形式,提升联盟成员红色文化内涵,进一步盘活红色文旅资源。目前,活动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9月27-29日举行。

  四、增强服务质效,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旅游产业“热起来”

  一是探索旅游业态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思考红色旅游服务助推休闲旅游发展的办法思路,抢抓今年9月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在遂举办的良机,我们积极争取加入“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研讨课题,深入研究红色休闲旅游度假模式,探索丰富川渝地区旅游产品和形态。

  二是打造营销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在遂宁市文广旅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着眼拓展合作领域,协调红色场馆联盟成员当地文旅部门,统筹红色场馆联盟资源,与遂宁本地旷继勋纪念馆、蓬溪起义牛角沟旧址、遂宁市文化中心、圣莲岛世界荷花博览园等精品红色场馆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串联,策划打造独具特色的遂宁“红根绿脉”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并与其他红色旅游线路整合营销,逐步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动红色场馆资源转化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经济力量,助力红色休闲旅游产业恢复性发展,推动红色场馆资源优势转变为理论优势、话语优势,不断增强红色场馆教育功能、社会效益、文化交流、产业服务等综合效能。

  置身生机勃勃、你追我赶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伟大实践,全体遂宁党史人深感机遇稍纵即逝,奋斗其乐无穷。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安排部署,抓住、用好战略机遇,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创新推动川渝地区党史合作纵深发展作出新时代遂宁党史人的新贡献。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