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经验及启示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①回望延安时期,数以万计的青年从全国各地,如朝圣一般奔向延安,不仅为党的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依靠什么力量,使僻处陕北一隅的延安,产生如此强大的引力和活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考和借鉴。

  一、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主要做法

  党中央到达延安时,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战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摆在全党面前,但经过艰难的反“围剿”和长征,党的干部队伍折损严重,迫切需要吸收进步人员,壮大革命力量。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知识青年对于革命胜利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一)以抗日救亡旗帜感召青年。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的总体形势是国民党反动派顽固“剿共”,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步步紧逼。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国土沦陷,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相继失守。知识青年面临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艰难处境。他们当时的选择,无非三条:留在沦陷区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生存,去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后方,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而有民族意识和反抗血性的知识青年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威胁和敌人。但是,国民党长期以来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积极反共、消极抗日,让大量知识青年极度失望。而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率先树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抓住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愿望,赢得了广大知识青年的积极拥护。

  (二)以党的先进形象吸引青年。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形象有着鲜明的差别。国民党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妥协退让、传递给众多知识青年的是腐败无能的形象。而中国共产党及其治理下的边区,给人以革命、抗日、平等、民主的印象。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形象,是党通过内政与外宣相结合树立起来的。在内政上:陕甘宁边区分别在1937年和1941年实行两次大规模的普选,实行“三三制”原则,促进了政治民主化;反对封建礼教,变革传统陋习,普及大众文化,提倡革命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建立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和谐关系;专门制定和颁布《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实行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军事供给制生活,对一些大知识分子还专门制定特殊优待政策。在外宣上:一是创建《新华日报》,及时公布党的抗战活动、方针政策和对时事的态度。《新华日报》发行量很大,知识青年为主要读者群。据统计,1941年《新华日报》收到外稿共有4600余件,从投稿者的职业或出身阶层来看,青年学生约占40%。②二是广泛邀请中外记者、民主人士和外国友人以第三者的眼光,到延安参观访问,他们的访问专著随后陆续问世,如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及中译本《西行漫记》,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等。这些著作在国统区产生了极大轰动,对正面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治理下的边区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吸引了广大青年。

  (三)以思想文化教育培养青年。延安时期青年工作既特殊又复杂,青年主体是知识分子,很多来自国统区,甚至海外,成分复杂,教育培养是改造他们的关键。为此,党组织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了青年的教育培养。一是学校教育。先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30多所学校。党中央领导人也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工作,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授课或做报告。二是报刊广播教育。延安时期,党中央恢复和创建的报纸有《红色中华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新中华报》《边区群众报》等,刊物有《解放》《中国文化》《共产党人》《中国青年》等。1940年4月,新华社开始播音,信号覆盖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大众媒体,刊载和传播的内容丰富,以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引导青年走上抗日救亡、团结奋进、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三是文艺教育。在党的领导下,文艺创作百花齐放,一大批青年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陆续推出。这些作品通俗易懂,感染力强,不仅充实了青年的精神生活,而且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策主张,对广大青年产生了深刻影响。

  (四)以组织社会实践锻炼青年。让青年知识分子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既是革命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锻炼青年的重要途径。毛泽东1939年即号召全国青年和知识分子“把自己的工作与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③以此为指导,延安知识青年积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学习工农,歌颂工农,与工农打成一片,使自身的思想认识、情感阅历获得升华,也使自己的文艺作品更接地气、更有感染力,表现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如作家艾青奔赴前线,融入工农群众,写出了《吴满有》《秧歌剧的形式》等优秀作品;著名教育家吴伯箫通过与工农一起劳动,获得了“毛纺标兵”的称号。青年知识分子和工农一同参与劳动,互帮互助,相互交流,增进了了解和感情,逐渐消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成为广大群众中的优秀一员,成为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骨干力量。在党的领导和号召下,青年与工农结合,使青年个人成长、青年运动和整个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巨大成效

  知识青年奔赴延安,既是知识青年面对严峻形势,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党中央青年工作政策的及时调整,党的感召力空前增强,延安由此成为众多知识青年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的革命圣地。

  (一)充实了知识人才储备。通过党的吸引和召唤,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陆续向延安汇聚。在1943年12月召开的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以上71%(其中高中以上19%,高中21%,初中31%)。④从1938年到1939年,是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高潮时期。主要招收外来知识青年的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每天都要接待几十名甚至一百多名新成员。在这种形势下,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迅速开设分校,以接纳快速增长的知识青年群体。知识青年的来源,遍布全国各省,还包括留学生和多国华侨。

  (二)提升了干部队伍素质。抗战前,党的干部多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批知识青年的汇入,及时补充了党的干部队伍,使干部队伍得到合理优化。截止1939年11月,在党政中级干部中,有85%是知识分子。⑤延安知识青年在接受政治教育、军事教育和专业教育后,部分留校成为教员,大部分奔赴一线,成为骨干力量。整个抗战期间,约20万人次的干部在延安接受培训。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队伍达到40万人之众,延安知识青年是中坚力量。1946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调集10万军队和2万名干部开进东北,在这2万名干部中,就有90%是延安知识分子。⑥

  (三)推动了社会事业发展。知识青年奔赴延安,推动了边区各方面建设,巩固和发展了党领导下的各项社会事业。一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小学教育以及为农民开办的识字组、识字班、夜校等,如火如荼地发展,各类中高等专业学校为党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干部和人才。二是促进文化繁荣。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中,有一定创作成果的约有407人,其中作家227人,占55.8%,艺术家180人,占44.2%。⑦他们的创作成果,丰富了边区人民的精神生活,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的革命热情。三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边区自然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会等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陆续建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制度保障。

  (四)壮大了中国革命力量。在全面抗战爆发时,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陕甘宁边区及其他一些小块根据地,力量是很弱小的。大批青年奔赴延安后,党组织积极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如抗大第四期共招收学生5562人,其中知识青年党员530人,占比11%,到结业时,知识青年党员发展到3304人,占比70%。⑧延安各校发展的新党员,在结业后又多被派往各地,成为发展壮大革命力量的火种和先锋。到抗战胜利前后,全国党员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军队也发展到120余万,民兵发展到260余万;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⑨在包括知识青年在内的革命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党和抗日民主根据地获得空前发展和壮大,为抗战胜利及解放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对当前党的青年工作的启示

  青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与未来,青年的走向直接影响民族和国家的走向。延安时期,党在极其复杂、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能够调整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凝聚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并为我所用,促进抗日根据地和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给当前党的青年工作很多重要启示。

  (一)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武装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教导青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延安时期的青年工作经验表明,要使青年成长成才,必须先让青年补足精神之钙,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我们要引导青年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梦想和奋斗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

  (二)要用宏伟的奋斗目标激励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率先树起抗日救亡的大旗,成为争取民族独立的号召者和领导者。众多青年奔赴延安,心中都有一个普遍的迫切想要实现的“中国梦”,那就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取得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是那个年代激励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中国人民勇于抗争、勇于牺牲、勇往直前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要激励青年一代时刻紧随时代脚步,肩负历史使命,锐意革新进取,从基础做起、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用勤劳的双手把理想变为现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把国家民族的宏伟目标与自身人生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迸发最大能量,实现人生价值。

  (三)要用党的先进性感召青年。延安时期,知识青年用脚投票,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因为相比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抗日的、代表人民的政党,赢得了包括知识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但是党的领导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一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当时广大爱国青年正是了解和认识了党的性质,感受和体验了党的宗旨,才义无反顾跟党走,并在延安这片革命的圣地、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实践中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品格,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使当代青年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担当国家发展重任的人,作为青年引领者的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永远保持先进性,保持钢铁一般的意志、钢铁一般的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才能保持长久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才能保持对青年一代恒久的吸引力。

  (四)要用深厚的历史文化教育青年。延安时期,广大青年在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仍然保持着青春活力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这与党用深厚的历史文化教育青年密不可分。今天,更需要我们用历史文化教育青年。要加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让青年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了解中国人民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仁人志士及其先进事迹,激发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党史国史教育,用党的光辉历程激励青年,用党的优良传统熏陶青年,用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鼓舞青年,帮助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教育青年对广大人民群众抱有深厚的感情,愿意为大多数人利益去奉献、去奋斗,更好地扎到普通群众中去,扎到基层一线的实践中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深入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厚植人民情怀。要促进青年对外交往交流,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扩大视野,开拓胸怀,在对比和借鉴中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品格。通过历史文化熏染浸润,让广大青年增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远离各种颓废思想的侵扰,保持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

  (五)要用贴心的服务凝聚青年。延安时期,知识青年主动汇集在党的旗帜下,是因为党为知识青年指明了出路,搭建了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在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不仅能实现继续学习的愿望,更能实现抗日救国、奋发图强的愿望,实现了价值的升华,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的宏伟蓝图需要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才能完成。我们要用贴心的服务满足青年需求,赢得青年信任,凝聚青年力量,让他们都能有出彩的人生。要深刻洞察广大青年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点和发力点,着力构建“以青年为中心、让青年当主角”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成长成才服务,在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服务青年紧迫需求、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上狠下功夫,为他们搭建好学习平台、历练平台、展示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服务青年,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就感、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延安时期,党号召青年奔赴延安,不仅使大量青年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更壮大了革命力量、推进了革命事业,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经验和启示,值得当代借鉴思考。

  (执笔:谢海彬)

  参考文献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9.

  ②吴克坚.向读者报告本报一年来的工作[N].新华日报,1941-01-11.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0.

  ④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9.

  ⑤陈云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5.

  ⑥刘悦清.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浙江社会科学,1995(4).

  ⑦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对进入解放区左翼文艺家的历史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

  ⑧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507.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670.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