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初心如磐,立志千秋伟业。使命在肩,百年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在德阳的光辉历程与历史启示

  

杨兆红

  从1921到2021的100年里,德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率先进行了农村改革探索,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高质量发展实质性推进。新时代,德阳在鲜红党旗照耀下风华正茂,昂首阔步迈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此去百战多艰险敢叫日月换新天

  德阳人民从来不缺乏斗争精神。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德阳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绵竹人杨锐在“戊戌变法”中取义成仁。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也活跃着德阳人民的身影。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德阳很早就有了早期党员活动和党组织活动,涌现出了萧朴生、王干青、张治等共产党员。1927年4月,德阳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绵竹支部成立。此后,德阳各地党组织发动的农民暴动、兵变等武装斗争此起彼伏。1928年到1933年间,较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有绵竹县“七四”农民暴动、广汉县兵变和孝泉兵变,还有中江县会棚农民暴动、文家桥农民暴动和广汉县、什邡县、绵竹县、中江县学生运动。虽然这些斗争在反动派的镇压下,大多失败。但是,这些斗争动摇了反动统治、宣传了革命思想、唤醒了民众。

  “九一八”事变后,德阳各级党组织领导抗日救亡活动,开展了抗日宣传,推动川军出川抗战,组织义卖义演、进行集会游行、动员有志青年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反抗当地反动势力的斗争等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川北工委和川西党委领导下,中共德阳地方组织迅速恢复、发展和壮大,并领导德阳人民开展反内战、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迎接解放等一系列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部队于1949年12月分别进入罗江、德阳、什邡和绵竹、广汉和中江县城。德阳各县全部解放,至此,德阳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奠基立业新征程激情燃烧创大业

  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德阳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开展了征粮剿匪、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各项民主改革等一系列工作。

  1950年1月起,德阳六县实行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51年冬开始,各县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消灭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1956年至1960年,德阳工业区建设经历了两上两下的曲折。虽然最终停建,但也为德阳后来进行三线建设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1964年初,中央决定在中西部开展“三线建设”。德阳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再次掀起了工业建设的热潮,先后完成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续建,新建东方汽轮机、东方电工机械厂、四川省玻璃纤维厂、金河磷矿、清平磷矿等工矿企业。奠定了德阳工业城市的浓厚底色。

  改革开放不懈怠跨越发展不止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德阳各县较早进行了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探索。广汉县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敢为天下先”,在四川最早试行“包产到组”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在向阳公社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1980年8月,摘下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挂上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广汉县向阳乡由此成为中国“改革第一乡”。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党中央作出了“市领导县”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地级德阳市,德阳开启发展新纪元。

  德阳建市后,市委市政府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大办乡镇企业,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德阳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7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25.02亿元,年均递增64%。全省9个产值过5亿元的县中,德阳就有3个,分别是广汉、市中区和什邡。1992年3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发展县经济、先抓一条线(指北起江油,南到峨眉山一条线上县(市、区),实行先抓一条线带动全省发展)”的决策。德阳首批纳入“一条线”范围 的有德阳市市中区、广汉市、什邡县,一年后又增加绵竹县。德阳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到1994年,四川经济“十强县”中,德阳占据4席,分别是什邡、广汉、绵竹、德阳市市中区。

                                       时年水轮发电设备制造厂破土动工的报道

  建市初期,市委、市政府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和厂长负责制制入手进行工业企业改革。取得成效后,该做法又向城市建设、二轻企业、地方轻工企业及其他领域推广。特别是在城建领域,用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实施东西干道(长江路)、南北干道(泰山路)工程,被省上誉为“改革首创”,并向全省推广。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德阳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四川树脂厂首家推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随后,东方电工机械厂等几家国营企业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和试点,这些改革有力促进了德阳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3年2月,德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以二重、东电、东汽等一批重装基地骨干龙头企业的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龙头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04年,德阳根据中央、省委决策布署开始开展以“减轻、规范、稳定”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从2005年1月1日起,农业税及其附加税,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沿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在德阳彻底废止。

  在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给德阳带来深重灾难。地震发生后,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从废墟中救出幸存者12477人,累计收治伤员59276人,紧急临时安置受灾群众124万人。灾后,在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德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全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创造了世界抗灾史上的奇迹,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心共筑中国梦团结奋进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后,德阳市委市政府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2012年后,德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到“十三五”末,德阳工业增加值迈上千亿大关,形成以发电设备和石油钻采设备为主的现代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都由德阳制造,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国内第一。

  2013年,德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2017年5月,成德两市签订了《推动成德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等一揽子合作协议。2021年1月,中央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四川省委把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成德同城化迎来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截至2021年,成都德阳全领域全覆盖的同城化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政策机制逐步共享。“10高18快13轨”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成型。德阳利用智能制造优势,差异化承接成都产业转移,产业合作不断深化。

  德阳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通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在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德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从2月17日,德阳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到3月7日,最后一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至此,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例,治愈出院18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美丽德阳建设,让德阳青山永驻、碧水长流、蓝天常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持续增长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20年,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100%。科学有效整治磷石膏堆场,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考核优秀暨总体优秀,入选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

  市委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建立了“1+9+N”创城领导机制,颁布了《德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了《德阳市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将“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项目”作为创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持续努力,在2020年11月20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德阳市以全国第十、四川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20年7月30日,德阳市第八届十二次全会召开。会议提出了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同年12月24日,中国共产党德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德阳市委关于制定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德阳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制定了“路线图”。

  走过一百年,德阳的发展前所未有,德阳的变化日新月异,德阳的未来更加光明!

  百年启示守初心千秋伟业唱大风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百年德阳历史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弥足珍贵,给了我们深刻启示。

  一、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以来,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不可能找到近代中国完成独立和富强这两个历史任务的正确道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中国共产党因此走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阳也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我们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德阳不折不扣地落地落实。在党的领导下,把德阳建设的更加美好。

  二、必须始终坚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利益。为了德阳的解放,多少中国共产党人在七四农民暴动、广汉起义和孝泉兵变等历次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德阳,又有多少共产党人在三线建设,抗击汶川特大地震、非典和新冠疫情,建设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等历史进程中勇挑重担,舍小家顾大家,不胜不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党也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创历史伟业!

  三、必须始终一心一意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更是解决德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德阳到了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标兵渐行渐远,追兵已呈赶超之势。德阳必须置身国省战略大局之下,紧紧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全面融入成都极核,才能继续走在全省发展的前列。

  四、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历史上,改革极大地推进了德阳的发展进步,广汉已是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之一。然而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改革再出发,建设更加美好德阳仍然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探索实践,开拓创新。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德阳唯有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重塑竞争优势,推动德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必须始终补足精神之钙。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一路走来,始终葆有坚定的革命理想,顽强的革命意志。正是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支撑、帮助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永放光芒。德阳这片红色沃土孕育了继光精神、沼源精神、向阳精神,是三线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发源地,这些精神是德阳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源泉。

  六、必须始终从严治党。正是依靠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我们党才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辉煌成就。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我们党要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必须勇于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这样,党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与考验,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更加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