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迎难上

  

  

北川新县城巴拿恰步行街。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郝飞摄

  2008年5月14日,东汽公司职工在绵竹市汉旺镇厂房展开救援。

资料图片(视觉四川)

  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当天22时许,按照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指令,攀枝花市、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共30车160人集结待命,根据需要向云南提供救灾支援。22日,四川省地震局紧急调派13名人员组成联动工作队,分别抵达昆明和大理,开展震情研判、灾害调查等相关工作。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四川儿女在筑牢家园的同时,也不断向兄弟省市提供防震减灾方面的帮助。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共建家园

  “地震之后,山东省对口援建北川县,新县城从无到有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新建的北川县中羌医医院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都比震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21年6月15日,北川县中羌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唐雄告诉记者。

  在13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唐雄在被倒塌的建筑掩埋139小时后,是前来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的海南救援队将他救出。他和妻子为震后降生的女儿起名唐南曦,“南代表海南,曦代表希望。我们想用这种方式来记住将我们从废墟里救出的海南消防官兵,来感谢让我们看到新的希望的全国人民。”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有一组反映灾后重建场景的雕塑,它生动还原了重建家园的激情岁月。“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者背井离乡、扎根灾区,一干就是两三年。雕塑中的山东援建者崔学选、江苏援建者沈国芳、广东援建者邱衍庆,就是这群不辞辛劳的援建者的代表。”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精神至今感动着无数人。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实施“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广东-汶川,山东-北川,浙江-青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中东部地区的18个省市与地震重灾县结成对子,帮助四川灾区在危难中崛起。这一制度创新,是我国抗灾救灾史上的第一次。而“首都标准”“山东情谊”“广东速度”“上海质量”……这些特定名词的背后,是对口支援省市高度负责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结出的丰硕果实。

  百折不挠 新起点上再发展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青川县桑枣村的农民用这样简单、通俗的标语,喊出灾区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绝不向命运低头的精气神。

  擦去眼泪、撸起袖子,党员干部灾后重建冲锋在前;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灾区群众迸发重建家园的干劲。

  北川县曲山镇唐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振兴茶叶合作社理事长吴红,地震前,是一名普通的养殖户。“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山里干活,是一株被连根拔起的茶树救了我。”吴红告诉记者,“震后,我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开始学习做茶。”为了确保品质,她走遍附近的大山,鼓励村民们抢救地震中受损的古茶树;羌族古茶的生产要求纯手工制作,她严格把关生产流程;她发起成立振兴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农民入股,合作发展。截至2020年,吴红的合作社每年茶叶产量从最初的十几斤扩大到5000多斤。

  重建不是简单恢复老样子,而是新起点上的再发展。13年奋进,山乡巨变。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灾区干部群众以重建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蹚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以人为本 防灾减灾打造“防护堤”

  “有了这个预警系统,我们就能提前收到地震警报信息,心里踏实了很多。”在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村民张继生向记者介绍说,8年前,突如其来的芦山“4·20”地震使他家的房屋毁于一旦。而今住上了漂亮的新屋,新房还有地震预警设施保驾护航,他安心多了。

  加快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全面提升防震减灾能力,同样是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省概算投资6605万元,实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据四川地震台副台长苏金蓉介绍,该项工程即将竣工。

  以及时的地震预警信息降低伤亡,以强大的地震灾害救援队伍增强救援能力。汶川地震前,全省只有四川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一支队伍;而现在,全省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伍有100多支,有由消防、武警、军队领导的综合救援队伍,也有由各行业组织的专业救援队,如医疗紧急救护队、通讯抢险队、交通抢险队、交通运输队等。

  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震减灾体系的健全与强化,打造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墙”“防护堤”。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