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坚持创新驱动 服务中心大局 在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

  一、坚持向中心工作聚焦聚力,努力发挥大党史工作建言献策的资政效应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国家战略。为找准党史部门服务经济圈建设的着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充分践行“开门开放办党史”的大党史工作理念,4月20日-4月21日,我室一行6人专程赴渝考察学习,商讨双方合作事宜,达成重要合作共识。

  (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成渝党史部门常态化合作机制。双方已于5月19日在成都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常态交流互动;共享党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共同开展党史课题研究;实现文字类、音像类、话剧类等红色文艺作品互换互推互演,共同打造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

  (二)发挥比较优势,助推打造成渝红色文旅经典品牌。我们通过与重庆党史研究室深度合作,经过前期调研和充分论证,选择了聚焦成渝红色资源联线开发这一主攻方向,作为服务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切入点。在提交市委的资政报告中,我们初步建议分三步走打造成渝红色文旅经典品牌:首先是借鉴重庆经验,打造成都红色旅游“芙蓉联线”。一是借势宽窄巷子品牌影响力和旺盛游客资源,打造人民公园红色文化集中展示区,高品质建设成都主城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网红打卡地,同时借机补齐我市缺乏集中开展较大规模党性教育阵地的短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二是充分利用建川博物馆现有的资源品牌优势和年均300万客流的市场人气热度,以建川博物馆聚落为中心,整合周边大邑横山岗红军战场遗址、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蒲江成都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打造近郊红色文化集中展示区。通过串联起两个集中展示区,整体打造成都红色旅游“芙蓉联线”品牌,形成中心城区与近郊区县优势互补、融合共兴的红色旅游格局,满足各类社会群体对成都红色旅游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其次是连片成势发展,打造成渝红色旅游“双城联线”。以成都芙蓉联线、重庆红岩联线为龙头,共同打造成渝红色旅游“双城联线”。助推成渝两地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推、信息互通、节庆互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经典品牌,大力开创“到重庆必到成都,到成都必到重庆”的红色旅游新格局。最后是发挥主干作用,推动“成渝地区红色旅游走廊”建设。成都被赋予“一干多支”的“主干”地位,因此在打造成渝红色旅游联线的进程中,还要加强与广安邓小平、江津聂荣臻、潼南杨闇(àn)公杨尚昆、仪陇朱德故里等红色景区景点的资源整合,共同建设成渝地区红色旅游走廊。

  二、坚持解放思想合作共赢,努力发挥大党史工作创新赋能的蝴蝶效应

  2019年,为更加有效地服务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我室创新性以话剧这种舞台艺术作为突破口,组织创演了革命历史话剧《芙蓉花红》,实现了党史传播方式的大胆创新。在创演《芙蓉花红》过程中,我室坚持开门办史,探索出“党史研究室牵头+相关部门联合+市场化运作”的资源整合模式,构建起大党史工作共同体。

  在资金筹集上,市委党史研究室率先投入19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联合龙泉驿区委共同参与制作,采取市场化机制招募有实力的文化公司“加盟赞助”,最终实现了财政花钱少、社会效应好、企业有赢利的协同共赢目标。在内容创作上,为铸造精品,确保该剧“叫好又叫座”,坚持构建大党史平台汇聚八方资源,组建一流创作团队,协调省市党史、宣传、文化等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及文化公司、主创团队等各方资源,以召开创作协调会、恳谈会等形式,反复研讨,集思广益,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精心打磨内容情节。在市场推广上,主动争取市委组织部支持,并与市委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将该剧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情景党课在第二批全市主题教育活动中巡演,充分彰显党史宣教传播力、影响力。

  截止目前,该剧已在全市各区(市)县进行巡演19场,总观看人数约2万余人次,引起观众强烈情感共鸣和思想震撼,实现了社会公益效应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共赢。

  三、坚持树立“党史+”思维,努力发挥大党史工作跨界融合的聚变效应

  为迎接2021年建党100周年,今年我室创新打造了《成都百年党史》金牌音频节目。通过与成都广播电视台故事频率跨界合作,以声音纪录片形式,回顾成都党史百年伟业,打造“声”动党史课。在成都电台播出的同时,同步上传成都党史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学习强国、喜马拉雅等APP平台,后期还将制作成音频光碟、党史精品教材,投放机关、企业和学校,实现党史宣教效益最大化。目前已经开播19期,市场反响很好,该节目将一直持续到明年七一建党100周年。

  四、坚持用活党史学会平台,努力发挥大党史工作整合资源的集聚效应

  一是大力推进党史学会专家库建设。我室以党史学会换届为契机,通过以平台找人、以人找人、以会找人、以文找人等方式,多渠道努力挖掘党史专家资源,多方动员推荐对党史有研究、党史理论有功底、党史工作有热情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党史专家人才库中,加快组建党史特约研究员和党史宣讲员“两支队伍”,引导党史专家智库积极参与党史专题研究、资政课题联合攻关和党史作品审读审看工作,为推进党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是大力加强党史学会单位会员发展工作。会员作为党史学会发展的参与者、创造者,是学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我室抓住党史学会换届契机,积极做好发展单位会员的宣传、摸底、审核、推荐等相关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在原有单位会员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高校、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中吸收单位会员力度,努力形成高质量会员队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和智慧,共同开展党史资料征集、党史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大党史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

  五、下一步深化完善成都大党史工作格局的打算

  (一)聚焦建党100周年发挥好大党史工作效用。将2020-2021年党史工作进行通盘思考部署,整合各方资源力量,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着力从经验规律维度深入梳理研究党的历史,编撰好《中国共产党成都100年简史》等党史基本著作。二是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精心创作出品红色歌曲《复兴之路》。三是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联合出品大型原创舞剧《努力餐》。前期试演观众反响热烈,下一步即将公演。四是策划拍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芙蓉花儿红》。确保2021年6月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上映,将成都元素的红色经典推向全国。

  (二)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好大党史工作效用。继续深化与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并积极探索建立川、渝、蓉两地三方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史部门存史资政功能,服务国家战略,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聚焦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打造“成渝双城红色联线”文旅经典品牌,搭建起西南地区最优质的爱党爱国爱家乡教育阵地。二是认真记录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三是结合东部新区“未来之城”建设,宣传贯彻好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

  (三)聚焦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发挥好大党史工作效用。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全民抗疫这两件大事,联合相关市级部门和各区(市)县抓好党史工作。一是聚焦脱贫攻坚,主要做好两件事。编纂出版《岁月留痕——成都市脱贫攻坚全景》图文专辑。编纂出版《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成都实践》一书。二是聚焦疫情防控,主要做好四件事。编撰《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大事记》。做好建国以来抗疫资料专题编研工作。编纂《岁月留痕——成都市战“疫”全记录》图文专辑。拍摄抗疫题材电影《温暖的桥》,目前已进入后期制作。

  (四)聚焦开门开放办党史,进一步优化大党史工作格局。一是坚持上下联动,构建跨区域党史共同体。坚持“错位互补、抱团发展”理念,对照市委“十字方针”,牵头组建东进、中优、西控、南拓、北改5个党史工作片区,建立“1+5”片区协作组机制,按片区整合资源、错位发展,共同打造党史品牌。同时,动员号召各区(市)县充分利用建党100周年等多重利好叠加的有利时机,加强对红色遗迹遗址、展览馆室等的硬件修缮、软件升级,让主题更聚焦,特色更鲜明,人气更旺盛,倾力打造“一区一品”红色品牌。同时提前谋划筹备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党史项目。二是坚持横向互动,构建跨部门党史同盟军。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双城经济圈、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热点,加大跨区域跨部门借智借力、开放合作,共同开展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同时,积极搭建成德眉资党史协同发展平台。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