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绵阳市北川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推进新时代史志宣传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    时间:2022.11.25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

  近年来,绵阳市北川县委党史研究室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传承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精准发力,充分运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话语表达、新的体裁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成体系地开展史志宣传教育和党史“七进+”活动,推进了新时代北川史志宣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力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深入挖掘党史专题研究成果。北川是革命老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和长征的重要途径地。1935年4月12日,红四方面军先后分五路进入北川,到7月23日全部撤离北川,历时103天。北川县委党史研究室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北川羌族自治县历史》(第一卷),组织研究整理《红色记忆》《红色丰碑》,形成红军长征在北川专题研究成果。近年来,深挖党史专题研究成果,服务于地方红色文化宣教。一是助力红色场馆展陈质量提升。协同县文广旅局全新打造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和红三十一军总医院旧址展陈,形成近200个版面、600余张图片、近5000字图片说明的展陈文本,全景式展现红军长征在北川的革命历程、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二是深度参与马槽乡红星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挖掘红军长征时期在红星村进行的伟大革命斗争事迹,组织编纂《红星村志》。协同县委组织部、马槽乡人民政府将八一红军小学改造为红军食堂、红军宿舍,建设为红色文化体验基地。打造红星村白果树园子村庄耕读书院,利用河道斜堤展示红色文化画卷。三是协同编辑红色文化教材。配合县委党校编辑北川本土红色读物,作为本土红色宣传、教育读物使用,增进全县党员干部、社会群众对红军在北川长征历史、地下党活动历史等的认识。

  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进史志育人工作守正创新。坚持在活化史志宣教中创造亮点,在深化史志编研中夯实根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史志育人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一是将史志宣传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机密结合。开辟“中国共产党北川地方历史”系列专栏。以党在北川的100年地方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大建设、重要成就为主要内容,在“大爱北川”微信平台成功推出“党史百年天天读·中国共产党北川地方历史”专栏63期,彰显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北川特色。推出“北川红色印记”系列专栏。以北川人民热情迎接红军、支援红军、参加红军的感人故事为主要内容,在“大爱北川”微信平台上推出“北川红色印记”系列专栏8期,为全县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供生动教材。二是将史志宣传教育与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紧密结合。承办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题展,形成 “奋斗百年 红色北川”“奋斗百年 奋进北川”“奋斗百年 感恩北川”“奋斗百年 繁荣北川”4个专题,共计82个版面、800余张图片,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被市委办表扬为“绵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图片展突出贡献单位”。三是将史志宣传教育与庆祝党的二十大活动紧密结合。在人流最大的新县城新生广场举办了“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强国有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光辉历程”展览,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社区、企业等组织党员前往参观,群众自发参观,日参观人数近3000人,进一步加强了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认识。

  持续下沉力量,深化党史“七进+”活动。一是指导建立白草河流域党史展览馆。该党史馆占地300余平方米,由片口乡、平武县泗耳藏族乡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白羊乡组成的联合党支部共同打造,通过“峥嵘岁月、红色印记、光辉历程、美好愿景”四个篇章,采用文物、实物、图片、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同时立足于各地规划定位,描绘下一步区域发展蓝图。二是推进史志阅览室建设。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因素,申报北川图书馆和北川白草河流域党史展览馆为省市县共建史志阅览室,示范带动通泉镇神木村等村建好当地史志阅览室,方便人民群众学史用志。同步开展“史志书籍赠阅”活动,向县图书馆和19个乡镇等赠送史志书籍1000余册。三是到机关、村、社区、学校开展史志宣讲。组织党史干部到税务局、法院机关、社区、联系村、学校宣讲党史知识10余次,向红色遗址遗迹所在地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宣传红色遗址遗迹来历、重要意义,增强相关人员的保护意识,普及红色遗址遗迹知识。

  (绵阳市北川县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