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白弈非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22日   第 05 版)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查明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成立调查组,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开展调查。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

  在国家层面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全域性自然灾害调查,把灾害的过程和原因调查清楚,给党和人民、给社会和历史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反复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强化灾害防范。从灾害应对处置中汲取教训,改进灾害防治工作,更好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从调查情况看,郑州“7·20”特大暴雨强度和范围突破当地历史记录,远超出城乡防洪排涝能力。虽然郑州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灾害仍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有极端暴雨防御难度大的原因,有城市发展快、历史欠账多的原因,也集中暴露出郑州市委市政府、有关区县(市)和部门单位领导干部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教训极为深刻!

  在此次灾害应对处置过程中,还集中暴露出当地在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体系方面的诸多问题短板。调查组总结了6个方面的主要教训,这些问题短板,在全国很多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自警自省。只有大力提高领导干部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建立健全党政同责的地方防汛工作责任制,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整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才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

  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防范危机好过应对危机;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