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理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来源:    时间:2022.03.31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

  秦龙 吉瑞霞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5日 11版)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不但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也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

  一

  过去200多年来,“西方化”几乎是“现代化”的代名词,西方先行者的现代化经验成为亨廷顿、福山等一些学者认为的现代化“模板”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照抄的“范本”。然而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鲜有后发国家成功复制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案例,甚至连一些发达国家自身也逐步落入阶级对立严重、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的“怪圈”。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现代化是资本主导的、少数人的、物的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破除西方强加给全世界的现代化“定理”,为人类发展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人民立场摒弃资本立场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的历史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扩张的历史。发轫于18世纪末期的大机器生产,在造就资本主义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同时,推动西方国家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迈向生产工业化、市场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实现了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根本转型。西方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基因”,决定了它在各个领域必然秉持资本立场、遵循资本逻辑。虽然可以伪装出“普遍利益”的外表,但其本质不外是资产者为了保障自身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形式,只能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民生为本、民利为先、民富为要、民享为重。这与披着华丽“人民”外衣实质却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西方现代化形成鲜明对照。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全体共富取代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富裕是现代化的指向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是所有人共富还是少数人独富。生产资料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只能通过剥削、压迫本国以及外国人民的手段达到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无论是在近代大工业生产下,还是在现代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标志的社会化大生产下,财富都会从劳动者流向资本家,致使“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甚至随着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这种贫富差距就越是加深。而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内在规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现代化下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宿命”,为解决财富鸿沟、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提供了智慧方案。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人的全面富裕超越物的片面富裕的现代化。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宣扬自由主义、完全市场化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虽然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却也造成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物的倒置。工业革命以来,商品拜物、资本拜物等粉墨登场,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大行其道,根源无外于此。马克思指出,“这个媒介富到什么程度,作为人的人,即同这个媒介相脱离的人也就穷到什么程度”。以物的现代化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形成了物质丰裕却精神贫瘠的“单向度的人”。作为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兼顾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富口袋”和“富脑袋”,克服了西方现代化下人成为“现代文明的囚徒”的内在弊病,避免了在现代化过程中人被放逐为“大地上的异乡人”。

  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奇迹。究其根本,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新的赶考路上,要坚持好这条道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相统一,在夯实基础、合理分配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一手抓发展,做大“蛋糕”,打牢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一手抓分配,分好“蛋糕”,把稳共同富裕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发展的能力、潜力和实力。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人人参与和人人享有相统一,在共同奋斗、共同分享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现代化,必须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在人民各尽其能的共建和各得其所的共享中才能实现。必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创造更好增强人民发展能力、提升人民发展素质的条件,创造更多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奋斗精神的机会,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加强体制机制、制度政策系统谋划,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统筹协调和循序渐进相统一,在总体共进、差别有序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要实现14亿多人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而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既要统筹协调以缩小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又要循序渐进以逐次推开,不搞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必须坚持所有人都富裕的宗旨要求,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范调节收入分配秩序,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在持续推动中不断取得成效。

  (作者:秦龙 吉瑞霞,均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