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雅安市芦山灾区牢记习近平寄语筑牢青少年教育基础成效明显

来源:    时间:2022.04.24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到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给学生送来钢琴、图书,还参加了五(2)班的“感恩奋进·放飞梦想”主题班会,深情寄语道“青少年要敢于有梦”“有梦想,还要脚踏实地,好好读书,才能梦想成真”。该寄语被编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作为第一讲“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的开篇。读本于2021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指引广大青少年学习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汲取感恩奋进力量。地震发生以来,四川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发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多次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青少年教育发展各项工作,出台《四川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等重要制度文件,在完善思想教育体系、搭建校内校外教育阵地、激励建功新时代等方面下功夫,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淬炼过硬本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如今,芦山地震灾区处处充满欢声笑语,青年一代正肩负使命、奋发向上,成为灾区振兴发展生力军。


  完善教研互动体系,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挖雅安长征文化、抗震救灾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一体推进课堂育人、研学育人、活动育人,引领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是注重“课堂育人”,集成特色课程载体。收集红军长征、抗震救灾等革命历史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感人故事,总结提炼出“忠诚如山、干净如雪、担当如石”精神内涵,系统开发《胜利翻越夹金山》《走进新时代》《熊猫老家》等精品课程80个。融合芦山花灯、乌木根雕等当地文化元素,编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梦·新家园》《感恩奋进花灯迎春》等文艺载体600余个。利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平台和“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队课平台,建设长征精神数据、线上特色案例等3个在线学习精品课程库,形成“线上+线下”课程矩阵。二是注重“研学育人”,增长思想文化内涵。沿红军长征行进路线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芦山灾区足迹,打造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等7个四川省首批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基地,串联形成“强渡大渡河、不怕牺牲之路”“藏汉一家亲、群众连心之路”“灾后浴火重生、感恩奋进之路”等5条精品教学线路,同步联动四川甘孜、阿坝共建飞渡天堑、雪山草地等研学环线,全方位展现灾区艰苦奋斗历程。依托雅安本土红色文化、熊猫文化等研学资源优势,开发“熊猫西游”研学品牌,丰富“重走长征路”“打草鞋”“熊猫溯科考”等体验服务,2021年被中国旅行社协会评为“中小学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全国十强”之一。三是注重“活动育人”,推动精神入心化行。严格将感恩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主题团(队)课等必学科目,每年组织8000余名青少年参观“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让英雄故事“入耳”、抗震救灾精神“入心”。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利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等阵地,开展“行红色长征、悟苦难辉煌”活动,组织全市2万余名师生打卡红色圣地、感恩美好生活、赓续红色基因。开展“学习党史、砥砺实践、锻造人格”系列党史团辅活动,组织“红领巾讲解员”小分队在红色场馆、社区党建阵地定时挂牌“上岗”,宣讲红军长征英雄故事、抗震救灾感人事迹,引导青少年学生将感恩之心外化于行,深化对党的信赖和拥护。

  构筑思想教育矩阵,鲜明感恩底色厚植成长沃土。加强校园课堂主阵地建设,提升打造校外基地和社区阵地“第二课堂”,推动感恩奋进成为灾区最常见最温暖的鲜明底色。一是全域建设感恩文化校园。出台《关于加强校园感恩文化建设的意见》,结合本地历史传统、地域环境和灾后重建等实际,开展建设一个主题陈列室、打造一面感恩墙、布置一条感恩走廊、树立一个感恩碑“四个一”行动,推进感恩文化进校园,“一校一品”建成感恩文化校园15所,打造“红色领航·立德树人”教育党建品牌。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过的隆兴中心校,建设120平方米感恩陈列馆,细分感恩篇、奋进篇、宣教篇三大板块,以图片、影视、实物资料真实再现抗震救灾史实,“有希望就有力量,有梦想就有创造”感恩碑时刻启迪学生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二是升级打造红色教育基地。雅安全域是革命老区,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在此进行了大小战斗30余次,留下了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胡长保舍身保卫毛主席等壮丽史实,蕴含着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当地结合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建设,盘活58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处革命遗址遗迹资源,分类建设红军长征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抗震救灾精神等4大类现场教学基地,建成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夹金山王母寨垭口等多个核心教学点,特别是利用VR、3D等技术,提升改造“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打造青少年学生感恩教育的“第二课堂”。三是延伸建设社区文化阵地。将感恩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沿总书记视察芦山灾区足迹,建设感恩广场、感恩墙2000余处。注重感恩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学校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建立校外感恩实践基地17个,定期组织青少年学生到田间地头体验农耕实践,弘扬勤奋努力、热爱劳动的精神。盘活社区党员活动中心、集体闲置房屋场所,全覆盖建设青年之家99个,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暑期青教公益课堂”等活动,打造青少年学生感恩奋进“家门口园地”。

  搭建服务奉献平台,建功时代发展彰显青春风采。突出青年人突击队、生力军作用,引导将青春之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奋进“十四五”、建设幸福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一是打造绿色转型发展“排头兵”。把青年人才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探索重建新路子”“要突出绿色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一大支撑,开展“雅州英才”“智聚雅州”专项行动,一大批眼界宽、见识广、思路活青年投身灾区大数据、绿色农业等产业发展,建成首批国家新型数据中心等突出成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当地2160名青年干部扎根乡村,带头发展“归雁经济”“链条经济”,引领智慧农业、民宿经济、有机种养等新业态新产业迅速兴起壮大,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实现“0”突破。截至2021年底,震中芦山县2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二是锻造基层治理提升“生力军”。健全青年干部培养选拔机制,选拔年轻干部进入基层“一官一长一员一辅警”“法治村官”等岗位,推动成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面对基层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借鉴抗震救灾中“帐篷党建工程”等实践经验,立足实际推行自治管理委员会、长者理事委员会“两委共治”,差异化建立村民公约,探索形成“德志+法志+自治”微治理模式,推动法律服务进乡村、基层矛盾不出村。三是淬炼急难险重一线“突击队”。灾区广大青年干部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防汛减灾、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一线勇挑重担,积极奉献回馈社会。在近年来雅安数次特大暴雨灾害中,2000余名青年干部迅速奔赴到防汛减灾最严峻、群众最需要的前线,在勇担抢险救灾、群众安抚、灾后重建等重任中淬炼本领、谱写青春战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5万余名党员闻“疫”而动,夜以继日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募集180余吨蔬菜紧急保供武汉,当地25名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驰援武汉,感恩互助成为灾区青年干部面对灾难的行动自觉。

(雅安市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