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三线精神”:为国为民燃激情

攀钢一号高炉。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供图

全国各地建设者奔赴攀枝花。 三线建设干部学院三线文化研究中心供图

“三线精神”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在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进馆处,游客一眼就会被那100双英模手模雕像所吸引,手掌有大有小,手指有粗有细,手关节有的粗粝甚至变形……在这一双双手中,从无到有诞生了如今的“百里钢城”。最初,它是“一棵树下七户人家”的弄弄坪,后来它是三线建设的龙头,现在它是一颗嵌于我国西南的工业明珠。

“攀枝花发展起来了,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永不过时。”2021年6月18日,攀枝花市文广旅局原一级调研员罗毅如是说。

一句话 赋予每个人使命感

博物馆大门外侧墙面上,题写有“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着觉——毛泽东”。毛泽东主席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开发建设攀枝花的战略意义和它的分量。罗毅介绍,当年也是这句话,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在这个不毛之地攻坚克难。

1964年,不到17岁的云南女孩杨桂兰坐着解放牌卡车来到攀枝花第一砖厂,被分在砖厂半成品车间。其小组任务是每天7000块砖,但是杨桂兰她们只能完成3000多块,而且经常发生倒塌。为了提高效率,杨桂兰发动小组成员苦练基本功,短短2个月后,就能每天完成近15000块砖的工作量。

而20岁的雷永,1965年跟随浩浩荡荡的三线建设大军,从一个渠县小山村来到攀枝花,工作是烧锅炉,他一干就是45年。通过买书自学和虚心请教,他烧的锅炉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由于保养得好,两台锅炉到达服役年限后,经鉴定还能继续使用。雷永还总结出“剂量小、勤添煤、小风量、捡二炭”的操作法,极大节省了原煤用量。

在攀枝花建设最困难时期,雷永拿出工资开荒山种蔬菜,累计无偿为食堂提供了67400多斤蔬菜、2000多斤甘蔗和200多斤鲜鱼。听说单位要定制窗花,他又主动请缨在休息时间无偿为单位铸造,粗略估计制作窗花和花盆等价值达340000元……

如今,杨桂兰和雷永的双手均被铸模成型,以纪念他们的无私奉献。

艰苦奋斗 创造世界工程奇迹

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曾经创造了13项世界之最,18项中国之最。例如,关村坝隧道是全国第一个“站内掘洞、洞中有站、洞中出岔”的双洞三线隧道车站;沙马拉达隧道全长6383.3米,是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同时,数以千计的铁道兵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有人测算,成昆铁路全线每2.5公里就有一名建设者牺牲。

“在隧道施工中,铁道兵战士为加快施工进度,往往冒着牺牲健康的风险,省去了在打风枪上接水管的安全环节,将自己完全暴露在粉尘和浓烟之中。”三线建设干部学院三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代发君介绍,长年累月,由于缺乏防尘设备,许多战士都患上了无法治愈的“矽肺病”,有的手指变形,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此,他们的回应却是,与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这点疾病算不了什么!

“三线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中国红色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陈荒煤曾经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比喻为‘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他们为我们树立起了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他们的业绩将永载共和国的史册。”代发君说道。

勇于创新 尽显移民城市的锐气

“各路大军齐参战,弄弄坪上主战燃。机器轰鸣震天响,千军万马战犹酣。”当年攀枝花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写的诗,罗毅很认可。仅1964年一年时间,全国各地就抽调了5万多名精干的干部职工奔赴攀枝花。其中,有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普通工人、大学毕业生。正是这些人为这座新城带来无尽的锐气和创新的魄力。

吴恒泰被称“八闯将”之一,从诨名可见其胆识。当年他的工作是架设高压线,在没有上游单位设计路线的情况下,他们敢于自己摸索。看着金沙江滔滔江水,吴恒泰想到用高空索道运输材料,大大节省了运力。为了让高压线接头更牢固,他经过多次失败最终成功发明“爆炸压接法”……

如今,攀枝花的创新之路仍在继续,从钢铁产业为主逐渐新增康养等社会消费型产业,形成多元产业结构。在当下,能否把握传承好“三线精神”是事关转型成败的关键。不过,罗毅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水土也是精神上的、性格上的。

本版撰稿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梦琳吴平王眉灵唐子晴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