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绵阳市涪城区“三变”让党史党课“热”起来

  为破解传统党史党课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吸引力弱等难题,绵阳市涪城区紧扣中心、贴近基层,探索创新党史党课形式,着力增强党员党史学习实效性,让党史党课彻底“热”起来。

  课前:变“一人备课”为“多方联动”

  一是深入一线挖素材。聚焦党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员日常学习等重点发力方向一线调研,挖掘绵阳县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员谭德政、三线精神等红色资源,整理本地区党史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并纳入党课素材。二是党员群众齐参与。引导基层党组织大胆创新党史党课形式,将小品、演讲、快板、情景剧、故事会等形式引入党史党课中;引导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党史党课筹备。三是联合指导把方向。开展“送党史党课下基层”活动,邀请党建专家、党史专家,组建“联合指导组”,对“微党课”一一把关,既把“政治关”又把“史实关”,确保政治性、原则性。

  课中:变“一讲众听”为“同台竞技”

  一是精细分类选作品。按照表现形式将作品分不同类别,由组织、宣传、党史、党校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组成评委,按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等标准,择优选出30余个作品进入课程储备库。二是现场教学多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看典型、谈体会、话发展”活动,分期、分批组织到跃进路“三线”记忆馆、德政园、刘家坪乡村振兴学堂、涪城区乡村振兴中心等区内外党史示范点学习观摩,提升党史讲授者水平,开拓党史学习者视野。三是多重维度决高下。每年邀请市、区相关专家、领导组成“专家评审团”,基层党员等人群组成“大众评审团”,通过专家评审、大众评审等维度进行评分,选出年度优秀党史党课。

  课后:变“一讲了之”为“持续升华”

  一是择优巡讲提高认同感。推荐优质党史“微党课”在不同层面进行巡讲,扩大“微党课”的受众面。编印《革命烈士谭德政》《“三线”记忆口述史》等党史知识小册子5000余册,组织党员“微学习”。二是网络展播扩大影响力。将作品在“涪城手机台”“先锋荟涪城”等新媒体终端上展播,同步开辟“党史周周学”学习专区,搭建“微视听、微党课、微信息、微互动”指尖家园,吸引党员群众对作品进行点评、点赞,既收集意见建议,又提升影响力。三是健全机制形成新常态。建立党史“微党课”激励机制,将党课制作参与情况、获奖情况作为党建目标考核重要参考;健全党史“微党课”备课讲课长效机制,对作品遴选、联合指导、结果运用、工作保障等作出制度安排。

  (绵阳市涪城区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