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遂宁市船山区委党史研究室多措并举抓好新时代党史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遂宁市船山区委党史研究室立足党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党史宣传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新载体,持续抓好新时代党史宣传教育工作。
编好党史读物、筑牢党史宣教根基
在完成常规编研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全区开展“党史读物编撰工程”,组织文联、退休干部、退役老军人等对船山党史进行深度挖掘,编写适合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等不同对象需要的多层次的党史读物。组织并参与编写《中国共产党遂宁历史(第一卷)》《遂宁文史资料选辑》《岁月的诉说》《遂理援助帮扶实践》等党史书籍,用鲜活的党史故事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为党史宣传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
深挖党史资源、守好党史宣教阵地
加大对本地革命历史红色遗址、红色遗迹、红色故事、红色人物事迹的挖掘力度,全面摸清盘活“红色家底”。成功挖掘“王子度旧居”“连接川陕苏区的遂宁地下交通站”等87处红色资源。加强红色遗址保护利用,投资500余万元对“中共遂南中心县委旧址”进行升级打造,全新改造后的展馆展陈面积约800平方,内容聚焦遂宁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共遂南中心县委成立等相关史实,以及“一品轩”茶旅店场景复原,展陈图片110余幅、实物300余件、视频3部,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阵地开展宣传教育、凝聚奋进力量。
创新宣教手段、扩大党史宣教覆盖面
充分利用和发挥微信公众号、融媒体、微博等平台在新时代党史宣传中的作用,通过在船山组工开设“党史微课堂”栏目,陆续刊发集图片、视频、文字于一体的党史宣传教育作品26篇。开办农村“党史夜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80余期。用活非遗,将“非遗剪纸”与“党史宣教”相结合,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剪纸课上学党史”活动,让党史学习走心更走新。
构建宣教格局、拓宽党史宣教维度
组建党史宣传教育“小分队”,从农村新乡贤、党员志愿者、退休干部、优秀学生等群体中,选出热情高、善表达的志愿者,组成130余人的10支党史宣讲小纵队,宣讲人员戴上“小红帽”、身穿“红马甲”,运用诵读、快板、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设群众身边的“党史微课堂”,累计开展宣讲150余场次,受众达1.7万人次。
(遂宁市船山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