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巴中市巴州区史志研究中心:用“活”革命文物 让红色资源绽放时代光彩
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史志研究中心充分挖掘革命文物的精神内涵,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用活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强化革命文物保护工程
持续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保护利用机制,着力加强革命文物的征集、保护、修缮、利用。摸清资源底数,梳理区内各种遗址遗迹、纪念设施、文物藏品,做好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征集工作;建立革命文物档案数据库和目录库,编制《巴州区红色资源名录》,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完善保护措施,结合巴州区实际情况,对不同片区的革命文物实现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示范引领。据统计,巴州区现有312件革命文物,167处红色资源。
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
在保证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页、公众号、视频号等各类“指尖”媒体平台发布文章视频,实现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让革命文物“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开发多元文化创意产品,编纂出版《红色印记·巴州篇》等系列革命文物知识读本,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拓展社会教育覆盖面;打磨一批曲艺剧《周永开》、舞台剧《望红台》、戏剧小品《南龛坡的传说》等革命题材文艺作品,满足群众沉浸式体验和移动化需求,增强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影响力。
用好革命文物生动教材
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革命文物、红色遗址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以革命旧址作“教室”,文物史料为“教材”,生动鲜活讲好红色革命故事,激活党员干部红色基因,引导树立正确党史观。用好用活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北地下党旧址“周家大院”等革命遗址遗迹,开展清明祭扫、党日活动、红色研学、教育培训等多种主题活动。激发内生动力,打造一批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新地标”,利用义巴东西部对口协作,打造化成镇梁大湾村“追寻红色印记·乡村文旅振兴”和红色文旅融合等精品旅游线路,助推红色旅游。
(巴中市巴州区史志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