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 打造党史精品力作
根据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工作相关安排,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小组先后到涪城、安州、江油、梓潼、北川、平武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掌握当前全市史志研究资政的基本状况,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出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批准立项的《从三线重镇到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代表的根植绵阳、代表四川、冲刺全国的党史精品力作,在党史研究资政方面取得了良好实效,增强了干事创业信心。
提高了干部研究水平
在课题编撰过程中,凝聚干部干事创业合力,组建课题专班与全员动员相结合,深度参与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使全室干部的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一批干部在实战中得到锻炼,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为党史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储备了人才。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编辑出版的《绵阳市名镇志》和绵阳地情系列丛书获全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在绵阳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中,全市党史系统共有13项成果获奖。在2023年度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申报中,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一项课题被确定为重点项目,两项课题被确定为一般项目。《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和文化相融合助推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被刊登在《绵阳日报》理论版。
构建了大党史工作格局
在课题编撰的过程中,与绵阳市档案馆、绵阳市委党校、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外国语学校、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等单位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市委党史研究室主要负责同志受市政协、市银监局等部门邀请,先后为干部职工作《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等专题辅导,绵阳党史的影响面不断扩大。课题转化的精品课程《从三线重镇到中国(绵阳)科技城》,先后在游仙区委党校乡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2023年红色教育主题学习实践培训班、绵阳市委党校第50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授课。达到了输出红色营养、激活红色细胞、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效果。
开创了绵阳党史工作新局面
彻底扭转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一定程度上融合度不高、工作创新不够的实际,整合全室力量,扎实开展课题《从三线重镇到中国(绵阳)科技城》研究,为市委实施“五市战略”提供资政参考。与此同时,以“六个一”为总抓手,通过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办好一场品牌论坛、开发一批精品宣讲课程、制作一部单位形象宣传片、建设一流宣教阵地、培养一支写作能手、业务骨干,绵阳史志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党史和文献工作简讯(2023年第3期)》专题介绍绵阳党史“六个一”经验做法;《绵阳年鉴(2023)》成功入选首批“四川精品年鉴”;13项史志成果在绵阳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顺利通过“绵阳市最佳文明单位”评比验收,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绵阳党史事业开创了崭新局面。
(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