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厚植家国情怀 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在党史宣传教育中深入挖掘科学家精神丰富内涵

  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自被命名为“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以来,充分利用首座核聚变装置旧址,在党史宣传教育中深入挖掘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强化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和宣传,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讲好奋斗故事

  配备专兼职讲解员6名,为前来基地参观的青年学子和社会公众生动讲解核聚变科技工作者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讲述核聚变能源开发的筚路蓝缕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建设历史,让科学家故事变得可亲可感可学。

  科普核聚变知识

  为大家重点展示核聚变的“重量级”科学实物装置:我国第一个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国际热核聚变计划——ITER实验装置模型”和“环流器新二号的一个预制件”,普及“国际热核聚变计划”、实现受控核聚变的六大途径等科普知识,让科学家精神见人见物见事。

  丰富教育形式

  设置VR实验室等设施,在互动中寓教于乐。在党员初心室展播专题影片《聚变》,展示中国受控核聚变研究事业的科学家们,在特殊的历史年代,用忠诚、智慧、心血乃至生命,开拓进取,绘就中国核聚变事业发展的壮丽诗篇,引导广大青年自觉践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3年5月30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联合认定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为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乐山市市中区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