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加大“三力度”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红色遗址镌刻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乐至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统筹规划,多措并举,传承红色基因,用活红色遗址。

  积极申报,加大红色遗址摸排力度

  乐至是开国元帅陈毅的故乡,有丰富的红色遗址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红色遗址,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牵头成立乐至县红色遗址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召开全县红色遗址普查工作会议。普查组所到乡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当地群众热心支持普查工作,积极讲述遗址故事,为普查人员作向导,帮助确认红色遗址的准确位置。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我县积极申报50余处红色遗址。

  整合资源,加大红色遗址保护力度

  为更好保护红色遗址,达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情可寄”,我县整合各乡镇政府力量,明确其辖区内红色遗址的管理保护责任主体,杜绝各种人为破坏的现象。对一些已不复存在的红色遗址,通过老照片、知情者口述视频等形式留存相关资料;对一些暂时无法修复的革命遗址遗迹,设立警示牌,保护起来,防止人为破坏,以便后期修复。

  注重宣传,加大红色遗址故事宣讲力度

  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和党史资料,实地走访县内革命英烈故居地,进一步对陈毅元帅,著名学者、书法家谢无量,革命烈士叶镛,滚雷英雄罗光燮等红色文化人物展开研究,聚焦背后故事,编辑出版了如《陈毅传》《叶镛》《罗光燮》等介绍乐至红色文化人物的书籍、图册。围绕乐至红色革命史,利用好陈毅故里这一乐至最大的名片,联合县文化艺术中心创作出《青年陈毅》等文化艺术作品,并持续推动京剧《陈毅回川》和大型川剧《青年陈毅》创作和演出,加深了广大群众对乐至红色文化的了解。

  (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