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积极推进网上村史馆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相关要求,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借助市委组织部“好德行”微信小程序平台覆盖全市816个行政村,服务人数超59万人的优势,积极探索建设一批网上村史馆,实现线上线下村史馆同步推进。接梯登高,不断扩大史志文化覆盖面、宣传力、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

  科学统筹 分层推进

  立足德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德阳市网上村史馆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联合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关于印发德阳市网上村史馆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网上村史馆将在全市816个村分三批(2023-2025年)推进网上村史馆建设。第一批将在九月底前完成建设进行先行先试;第二批将在2024年底完成,以正在开展村志编修的行政村,特别是获得省部级以上命名的“传统村落”“美丽休闲乡村”等为重点开展;第三批将在2025年底全面完成,实现全市网上村史馆全覆盖。

  突出特色 传承文化

  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乡村发展、突出乡村特色为基本原则,设置历史沿革、乡村风貌、重大事件、乡贤名人、风土人情、传说典故、家规家训、村规民约、特色产业等版块,全面反映乡村历史和现状。深度挖掘乡村特色历史文化,广泛征集反映本村发展的老旧照片、文字资料、生产生活老物件,全面反映乡村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用独特的文化符号记录乡村发展变化,让网上村史馆成为乡村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打造德阳乡村文化名片。

  加强宣传 激发活力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好德行”微信小程序推广使用,广泛宣传网上村史馆建设工作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使网上村史馆成为村庄文化传承的“桥梁”,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加大史志文化进乡村力度,积极组织本地、本村乡贤名人、文史爱好者结合网上村史馆讲述村庄历史,通过发展变化看乡村建设成就,使网上村史馆引领乡村精神风貌,激发村民们继承和发扬村庄传统习俗,形成村庄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