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到威远县向义镇大山村开展包联项目调研指导

  9月20日,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冯平率队到威远县向义镇大山村,开展农村面貌改善督导、史志阅览室项目可行性调研。大山村部书记刘德辉作农村面貌改善工作汇报。威远县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周游和包联干部,大山村委会相关人员,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综合科、党史科负责人和包联干部等参加。

  冯平主持召开大山村包联工作座谈会,对作好大山村包联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做好人力物力保障。按照市委关于开展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市级部门包联工作安排,落实专人,明确时限,划定专责,不折不扣抓好大山村面貌改善工作落地落实。二是严格对标对表落实。制定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到大山村开展包联工作计划表,全面分解“五不”“八个一”等目标任务,聚焦基础建设、文化惠民和农技帮扶等重点难点,规范程序,倒排工期,挂表作战。三是切实解决问题。加强走村入户帮扶工作,加强信息互通互享工作,加强媒体宣传引导工作,把镇村资金调度好,把史志阅览室建设好,把2处计划内区域农房面貌改造好。

  冯平实地查看调研大山村书屋,对史志阅览室建设提出意见。一是科学选定史志阅览室点位,充分考虑地域位置、人口分布、产业分布、交通现状等情况,确保史志阅览室建成后充分发挥“以文化人、教化育人”“宣传内江、宣传本地”功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二是提前着手史志阅览室建设,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将全力史志书籍、阅览书架和标识引导等工作,市县联动,丰富藏书,集合资源,做到史志书籍常态化投入。三是严格规范史志阅览室运维。对接《内江市史志阅览室建设和管理办法》,落实有专门场地、有史志专栏、有管理人员、有统一规范的标识牌、有健全管理制度的“五有”标准,确保“建得起、管得好、有作用”。

  (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