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绵阳市涪城区创新四种模式提升农村党员党史宣教实效
来源:四川党史文献网 时间:2023.09.08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
近年来,绵阳市涪城区针对农村党员党史学习问题,创新“四种模式”,提升农村党员党史宣教实效,着力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工作实效。
变“满堂灌”为“菜单式”
按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推行“菜单式”培训。强化农村党员的红色教育课程,重点突出本地红色历史的学习,对农村党员侧重在党的农村的方针政策、党的农村方面的历史、本地红色历史等内容的学习,针对农村党员的具体工作需要,精心制作主题丰富的“点餐”菜单,编印《革命烈士谭德政》等党史知识小册子,有重点地进行短、平、快党史知识学习,全面提高农民党员党性教育成效。
变“埋头学”为“实践式”
先后在产业发展条件较好的丰谷镇等地,建成谭德政纪念园、刘家坪乡村振兴学堂等党员党史学习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农村实地教学优势,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成功打造一批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品课程,全面提升培训实效。
变“单方讲”为“观摩式”
根据以往在农村党员党史学习培训中填鸭式被动学习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的现象,组织农村党员有针对性地采取“看典型、谈体会、话发展”的方式,分期、分批组织到跃进路三线记忆馆等区内外各党史宣教示范点学习观摩。联系实际提出发展思路和计划,在实践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变“当面授”为“网络式”
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在全区建立远程教育全覆盖网络,每月组织农村党员群众点播学习党史相关知识。建立覆盖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史微信交流群,突出政策宣传、党性教育等重点,实时推动党员群众感兴趣的党史知识,大规模、常态化培训农村党员党史知识。
(绵阳市涪城区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