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绵阳市涪城区:党史学习教育“开门”新风增成效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023年,绵阳市涪城区总结运用阶段性成果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一线战斗堡垒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开门搞学习,思想请群众“把脉”,成果让群众“共享”,自觉接受群众评判,切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开放“课堂”,吸纳群众共享学习
敞开学习大门,共享“初心课堂”。主动吸纳群众原原本本、原汁原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参加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等集中学习,更广范围、更大力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开展主题阅读、特色观影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引领党史学习教育由走进向融进深度转变。开展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参观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唱响一首红色歌曲、读好一本红色书籍、访问一位老战士、讲好一则革命故事 “六个一”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引导党员群众学党史、知党史,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设立红色专题“先锋书架”,推介遴选20余种学习书籍,组织开展“满天星”红色故事进社区等活动,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开门“问效”,主动倾听群众声音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主动听取群众意见。注重开门搞学习,利用微信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征求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意见建议。规范用好党史学习教育各平台资源,建强红色先锋、红色支部、红色基地“三个红色平台”,引导党员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常态化开展“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做先锋汲取奋进力量”实践活动,定期评选学习党史红色先锋,身体力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发挥党支部的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利用“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里的党史” 学习活动,做到红色活动有亮点、党史学习教育不断线。用好跃进路“三线记忆馆”“德政园”等生动鲜活的红色基地资源,把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现场教学,把史料史实转化为授课素材,把革命遗址转化为课堂教学。
公开“阅卷”,学习成效让群众评判
整合道德讲堂等教学资源,创新设立“初心小课堂”,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群众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誓言。组织志愿者走访“在党50年”党员20余名,创作红色文艺作品,开展“共读一篇史 共唱一首歌”活动,多场所、同时段读党史、唱红歌,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时代强音。培养宣讲员队伍,搭建起覆盖村居的党史学习平台,引导党员群众以讲促学,以学促行。坚持问题导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当好“答卷人”,请群众来“阅卷”,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切实感受新变化、新成效。
(绵阳市涪城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