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三聚焦”夯实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
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立足党史工作职能职责,主动作为,从研究阐释宣传党的光辉历史角度,开展全市红色资源普查研究,加大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
聚焦工作合力,扎实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工作
高度重视红色资源普查工作,成立市红色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普查方案,注重协调与指导。各县(市、区)认真按照普查要求,精心开展普查工作,从 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共普查688处红色资源,拍摄图片2752幅,翻阅相关档案800余卷,所有红色资源录入四川省红色资源普查登记系统,部分重要红色资源编入《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绵阳卷)》。在普查工作中,全市150余名普查人员以党史工作者的高度使命感,实地去每个遗址进行测量、登记,深入档案馆查阅资料,搜集核实相关数据,做到“一址一普查、一址一登记”,全面完成红色资源普查工作。
聚焦职责使命,认真做好红色资源研究工作
围绕党在绵阳的革命、建设、改革光辉历程,挖掘具有典型性的红色文化内容,认真开展专题研究。加大对重要党史人物事迹进行深度研究,编辑出版专著《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四川党团组织创始人——王右木》《人民教育家——张秀熟》,党史宣传教育读本《袁诗荛》《谭德政》等。做好红军在绵阳的光辉历程总结研究,编辑出版《川陕苏区(绵阳卷)》《红四方面军长征在绵阳》图册、《红军长征在绵阳石刻标语》图册。开展三线建设在绵阳的专题研究,编纂出版专著《从三线重镇到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三线建设在四川(绵阳卷)》。
聚焦学习教育,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利用地方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党史研究室结合普查情况认真分析研判,加强保护利用工作。先后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推动谭德政烈士事迹陈列室、飞龙山红军纪念馆、三台红色交通纪念馆等11处红色场馆提升展陈展示,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现场教学阵地。先后命名4处红色场馆为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命名10处红色场馆为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设了18处中共党史宣传教育示范点,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