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绵阳市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以“三课堂”推动党史宣传教育有活力、见实效
为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绵阳市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坚持创新形式、活化载体,以“三课堂”为抓手,持续推动党史宣传教育有活力、见实效。
办好学习“主课堂”
建立“三学”机制。一是高度重视重点学,将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立柱架梁”“学深悟透”“研究阐释”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干部职工成为党史宣传教育的行家里手。二是常态化开展专题学,主要围绕历年党史基本著作编写中形成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常态化开展《四川省地方党史基本著作编写指导规范(试行)》专题学习,学以致用抓实做好“征、编、研、宣、审”各项工作;三是扎实开展针对学,以开发优秀党史党课为工作目标,针对性开展《四川省基层党课报告汇编》学习,进一步完善《铁血筑忠魂 丹心照梓州》《东北大学在三台时期的党组织建设》等党史精品课程,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史类党课在基层一线落地落实。
开设随身“新课堂”
坚持文艺搭台、理论唱戏,以“川北工委秘密交通联络站”“三台北区革命活动”为创作蓝本,积极创作系列情景舞台剧、微视频,在“直播三台”APP、“三台发布”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发布分享;开设《梓州资讯》手机报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发布700余条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方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党史;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协助组建“抗战老兵宣讲团”“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学校、医院、村(社区)等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流动宣讲,宣讲队针对受众需求,因材施教讲述红色故事、共忆红色初心。
搭建互动“活课堂”
深入挖掘红星村村史馆红色文化内涵,从“红色文化”入手,有力撬动乡村的自主振兴和持续振兴,该馆自2021年以来,每月举行坝坝会,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业科学技术,党员干部在学习交流中实现理论素质双提升。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去”,深入到抗战遗址牛头山防空洞、川北工委秘密交通联络站、中共潼川特区秘密联络点、张天汉烈士墓、七一小学党史陈列室等地,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党员干部轮流上台分享学习心得、讲述红色故事。
(绵阳市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