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宜宾市长宁县委党史研究室多管齐下切实抓好史志宣教工作
宜宾市长宁县委党史研究室紧紧围绕史志部门“存史、资政、育人”工作职能,聚焦“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扎实推动长宁县史志宣教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编好史志宣教读物
积极编写或参与编写本土史志读物。已编纂出版《长宁6.17地震恢复重建专辑》《四川红军第四路游击队专辑》《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专辑》《竹海魂——长宁县解放初期征粮剿匪专辑》《长宁县革命斗争史》《长宁县革命老区发展史》《长宁县红色遗址概览》《长宁县纪念余泽鸿烈士诞辰120周年征文成果集》《余文涵烈士》《王学勤烈士》等。
拓展史志七进领域
持续开展史志“七进”活动。一是扎实开展史志阅览室建设工作,多措并举打造史志阅览室建设,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二是协助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多次举办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三是指导建设2个市级史志宣教示范点和1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四是持续向全县史志阅览室、史志宣教示范点、党史教育基地、高校等赠书。
切实强化宣教队伍
统筹县级部门史志宣教人员,组建史志宣教队伍,将热爱史志宣讲的退休老干部纳入史志宣教人才库,进一步夯实宣教力量。积极联手县文旅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县委党校,优化全县史志专职兼职宣教队伍,形成多层次、多板块宣教格局。一是党史研究室派专人参与史志专题宣讲。二是邀请爱好史志的退休老同志在红色研学基地和各行业开展史志宣讲。三是培养小小讲解员到余泽鸿故居、游客接待中心、纪念馆等宣讲红色故事。四是探索史志线上宣讲。助力长宁史志爱好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上开展宣讲。
共建媒体宣传渠道
一是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掌上长宁”平台,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定期发布史志信息。积极向省、市报送史志信息,2023年80余篇信息被四川党史文献网、四川省情网采用。二是坚持办好长宁史志期刊,现已编发至总第84期。三是积极推动史志信息化建设,完成《长宁县志》《长宁县年鉴》等现有公开出版物数字化处理。
用好宣教示范资源
利用余泽鸿故居等市级党史宣教示范点开展史志宣教活动。派出专人,在余泽鸿烈士故居开展史志专场宣讲,2023年宣讲20场次,接待游客5600余人次。
(宜宾市长宁县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