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雅安市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五措并举抓实党史宣教工作
今年以来,雅安市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按照“创精品、建阵地、抓宣讲、推活动、强宣传”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抓实党史宣教工作。
创精品,丰富宣教内容
一是创作一批精品。党史研究室牵头,创作微党课《总书记来到这里 老百姓记住了他》,音乐中的党史《重建新路》,花灯理论宣讲节目《又遇花灯》,微电影剧本《红军诀别诗》《十二勇士投江》等一批党史类文艺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生动开展了党史宣教工作。二是运营一个平台。投入万余元,购置无人机、购置编辑器等软硬件,拍摄素材,收集史料文字,半年来拍摄党史故事抖音作品40余个,观看群众近30万人次,单个作品点击量达6万余人。通过挖掘史料、微资政、抖音宣传、参与设计与制作等,推出马牛山红军茶品牌,受到观众喜爱,引起云峰公司、都江堰红军书院等争相购买推介。
建阵地,打造宣教场所
一是配合做好场馆建设。参与县烈士陵园的陈展,提供2本党史书籍、3万余字的文字资料和100余张历史图片并参加2次评审会、3次审核陈展大纲。参与乐以琴生平事迹暨乐氏家风馆整改提升的校审、史料核实、视频校审,完成提升整改。二是抓好史志馆建设。筹资1.5万元,购置书架,建立存书量近万册的党史图书室一个。赠送各类史志书籍4000余册,建县史志馆1个,建设村史馆2个,史志阅览室3个,史志书角15个。三是协调一个项目。争项目、做设计、忙沟通,全方位帮助狮子山公益组织联系落实7.3万元的红色公益项目,为石家沟总司令部制作朱德雕像一尊、厕所一座、公益广告栏一个、红军桥一座、安全墙一道。
抓宣讲,落实以史育人
一是落实一个《条例》。在《资政参考》第3期刊发了《条例》全文,并提出将《条例》的学习贯彻列入各级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组织学习贯彻的建议得到县委领导认可并采纳,列入全县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通过“一把手”抓《条例》学习,达到领导重视的目的,迅速在全县掀起《条例》学习贯彻热潮。二是搞好党史“七进”示范点创建。按照“成熟一个授牌一个”的原则,扎实开展党史“七进”阵地打造工作,年初发文公布了首批党史“七进”示范点13个,涵盖史志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景区、进医院、进网络等,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党史宣教工作。三是开展一批宣讲。党史研究室带头、志愿者主动,与姜城女子读书会、中国先锋队、党校、学校、旅游景点、各乡镇、村、部门,深入开展党史“七进”活动,共开展《红军长征在芦山》等党史宣讲600多场次,听众达3万余人次。
推活动,强化宣教氛围
一是培训汇演。中国先锋队组织党群口“学党史、跟党走、建新功”理论培训暨文艺汇演,通过党校培训、收看视频、解读诵读、故事分享、红歌传唱,受到观众喜爱。二是党史下乡。春节前举办“红歌走基层 励志振乡村”巡回演出,开展唱红歌、送年画活动,在乡镇、村、机关共开展10场次,参与群众达2万人次。三是影视宣传。协调举办古城坪红军村后影视文化志愿者200余人开展《长征记》开拍仪式并协助拍摄《长征记》第18集。芦山县古城坪红军村建成以来,已协助4家影视公司以古城坪红军村、红军长征石刻标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等为背景,投拍《喋血国宝》《红军诀别诗》等5部党史题材的纪录片或微电影。
强宣传,做精宣教信息
积极挖掘芦山红色资源,总结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今年上半年共上报党史宣教信息稿件30篇。其中,14篇获四川党史文献网采用,2篇获四川党史公众号采用,18篇获中国老区网、中红网等采用,1篇获《中国精神文明报》采用。
(雅安市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