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宜宾市珙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多点发力助力文旅资源串点成片
近年来,宜宾市珙县县委党史研究室聚焦主责主业,立足珙县地方特色资源,助力珙县文旅高质量发展。
强化专题研究,建睿智之言
把开展资政课题研究、撰写资政文章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坚持立足地方特色,结合全县重点工作、中心任务,会同县政协文史委、县文广旅游局等部门开展文旅资源保护利用资政研究,建立强内联外、团结协作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纵向打通、横向协同、社会互通的工作格局。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纂写的资政报告《关于珙县串珠成链打造联动“两海”自驾游文旅环线的调研报告》获县委分管领导肯定性批示。力争推出更多可供借鉴的资政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历史智慧。
抓住阵地建设,赋史志之能
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孝儿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做好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收集和保护工作,开展孝儿镇红色文化基地建设课题调研,拟把孝儿镇仁义片区作为红色文化建设重点区域,按照“一心两基地三线四区”建设思路,建成集参观、纪念、教育、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与县政协通力合作,征集、编纂《“三线建设”在珙县》文史资料,与正在实施的珙县三线建设博物馆工作相补充,在资料搜集、展馆设计、陈列内容等方面精心指导,力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珙县红色资源,建好党史教育基地,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旅、文旅、农旅融合文章,打造珙县红色名片和红色旅游品牌。
助推乡村振兴,献务实之举
采取试点引领、市县联动的形式,整合村文化站(室)、图书室等阵地资源,建成代家村、锦绣村等村史馆、史志阅览室20余个,设立史志专柜,整理展陈史志年鉴、实物作品等资料4000余份,为传承乡村文脉提供有力载体。将村志编纂与乡村建设规划衔接,整合资金1900余万元,实施传统民居、古街古巷、文物古迹等修缮保护工程,提升改造道路风貌等周边环境,推动8个村成功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依托“四川古僰文化之乡”等文化品牌,打造珙县博物馆、苗族蜡染技艺馆,串联龙茶花海、僰人悬棺等文旅资源,推出非遗研学等文化体验游线路。
(宜宾市珙县县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