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精业笃行求实善谋 奋力推动党史资政研究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立足“资政兴室”,紧密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资政研究,积极探索“大党史”资政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开创党史资政研究工作新局面。
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推动“大党史”资政格局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一是高起点部署。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关心支持,通过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会汇报资政研究思路,市委主要领导对“工业强市”等课题亲自作出安排部署、对资政成果作出工作批示2次,市委分管领导对资政成果作出批示6次,推动资政研究工作纳入全市工作整体布局。二是高标准谋划。印发《全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要点》《全市党史和地方志系统资政研究工作方案》《服务中心工作大资政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确定全年“5+17”资政课题体系,形成全市党史系统全员参与资政研究生动局面。三是高规格构建。统筹市人大、政协相关委室和市社科联力量,与党校、发改、经信、科技、农业等市级部门深度合作,确立“口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等5个研究方向,构建需求互通、优势叠加、成果共享的“大党史”资政格局。
坚持以质取胜、服务大局,推动“大党史”资政工作向深度拓展、向纵向发力
一是服务国省重点课题。认真做好国、省重点理论研讨,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邓小平诞辰120周年等论文撰写,10余篇论文入选,其中2篇被推荐至“第四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参评,3篇入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等8部门举办的主题研讨会。二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市委重大部署要求,紧扣地方历史文化,编撰资政报告集送市委市政府参阅,其中《资阳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关于加强安岳石窟保护与利用的建议》等资政报告得到市委领导批示。认真组织编撰资阳工业史,为再造一个“工业资阳”提供资政参考,成果送市“四大班子”有关负责同志。三是服务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围绕陈毅故里、安岳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连续3年组织开展理论研讨,评选并收录优秀论文80余篇。聚焦资阳重大党史事件,编撰《资阳抗战实录》等4本著作,制作《陈毅诗词中的革命心路》等专题党课报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坚持资源整合、业务提能,推动“大党史”资政水平不断提升、日益精进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资政工作深度融合,利用“三会一课”组织开展毛泽东同志生平事迹、红军长征等党史知识学习,探索党史学习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革命文物保护、红色旅游等方面的协作模式,推动党建和业务双促进、双提升。二是强化资源聚合。组建党史专家库,吸纳市委党校优质教师、本地党史专家进入专家库,为资政研究提供智力支撑。充分整合各县(区)党史力量,市县一体联动开展资政研究,聚焦全市发展重点、热点、难点,精准选题、合力破题、科学答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三是强化实践锻炼。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邀请省委党史研究室、高校教授等专家开展资政培训,组织党史干部进机关讲授红军长征、陈毅诗词、资阳设地建市等党史专题党课,常态化开展政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