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巴中市通江县委党史研究室:“四结合”做实现代党史资料征集保护利用

  近年来,巴中市通江县委党史研究室坚持“广征博搜、严甄细辨、精研活用”理念,扎实做好现代党史资料征集和保护利用工作,为保存党史资料、深化党史研究、转化研究成果夯实基础。

  部门查阅与社会征集相结合,统筹“清源”与“拾遗”

  积极与上级党史研究部门、档案馆、图书馆等官方机构对接,深入挖掘并整理官方文献、档案等珍贵资料,确保党史资料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从县委办、县政府办、融媒体中心、档案馆等单位收集整理通江现代史料图片539张,视频168份,重要文献资料445份、300余万字,部门及乡镇志、村志58本。常态开展社会征集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媒体宣传、社区走访等多种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特别是重视收集民间历史、家风传承、革命遗址遗物等第一手资料。通过购买和捐赠等形式,从诗词楹联学会、摄影家协会、史志专家和爱好者处征集史志书籍1200余册,历史图片100余张。有效填补了官方记录的空白,实现了党史资料征集的广度和深度的双重提升。

  紧贴大局与突出典型相结合,兼顾“全景”和“特写”

  在资料征集过程中,通江县委党史研究室紧密围绕县委和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及通江县地方历史发展的脉络,系统收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线建设、改革开放、抗震救灾、全面实现小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反映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重大事件等方面的资料,构建起通江党史的“全景图”。同时,注重挖掘和整理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和革命遗址,实地考证“五一”木船社、通江第一个生产互助组等地址,访谈抗美援朝老战士8名、三线建设亲历者6名、党的十三大基层代表1名、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志愿者1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名,深入挖掘典型事例,让党史资料有特写镜头、感人细节。

  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固化“书证”与“物证”

  为确保党史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通江县委党史研究室坚持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并重。组织专业人员对收集到的各类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分类、系统梳理,去伪存真,确保史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建立党史图书阅览室陈列史料及地方文化图书2000余册,对原有和新征集的文献进行分门别类,科学保管。组织研究团队深入革命老区、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拍照、录像、访谈等方式,收集第一手“物证”。新拍摄竹子坎、流二沟、桐林场等早期党组织活动遗址图片120余张,并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构建起立体、全面的党史资料体系。

  系统整理与及时转化相结合,实化“存史”与“资政”

  在完成党史资料的征集和整理后,通江县委党史研究室注重将成果及时转化为服务大局、资政育人的实际成效。一方面,通过编纂出版党史书籍、画册、音像制品等形式,将党史资料系统化、规范化保存。完成《中共通江县委重要文献选编》《中国共产党通江百年大事记》《通江县三线建设史料》《通江县脱贫攻坚史料》等党史文献书籍编纂,启动编撰《通江县组织史资料》《川陕革命根据地宣传标语集》《川陕苏区首府图志》。另一方面,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党史资料数据库、数字化平台等,实现党史资料的便捷查询和广泛传播。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党史专题研究,围绕红旅融合、工业兴县撰写资政文章12篇,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巴中市通江县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