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三字诀”增党史学习教育“三力”

  近年来,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教育载体,主动念好“讲、演、办”三字诀,有效破解党史知识群众“读不懂”“记不住”、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一阵风”“一场雨”等问题,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走“实”走“心”又走“新”。

  “讲”听得懂的语言,增党史学习教育感染力

  针对群众反映党史知识“大道理”“高深莫测”,难以“消化理解”的问题,从全县精心征集“草根宣讲员”,灵活采取弄堂小院“板凳会”“唠家常”、田间地头“小马扎”“话党恩”、党史夜校进农家等方式,切实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百姓话”“本地话”讲清党史知识大道理,真正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同时注意把话筒交给群众,变“灌输式”宣讲为“互动式”交流,累计发动100余名干部群众走上讲台,讲自身事、身边事,谈真想法、真感受,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以小话题回应大主题。通过真人真事激起群众强烈的“心灵共振”,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温度,更有感染力。

  “演”记得住的节目,增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

  注重在创新学习方式、丰富教育载体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唱响红色歌曲、演绎红色节目、画出红色印记、创作红色诗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变党史无形为有形、化党史无声为有声,让党史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入脑入心,真正让群众记得住。川剧、三句半、红歌……党史文化“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深得群众喜爱、深受群众追捧。全县累计5000余名群众观看了各类演出节目,这类耳濡目染、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办”看得见的实事,增党史学习教育服务力

  坚持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坚决克服为群众办实事“一阵风”“一场雨”的现象。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精准摸排、深入了解广大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真实诉求,确保群众“大小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发挥专业优势,协助社区梳理党建工作脉络,从红色文化融入支部建设、党史学习教育与主题党日结合等方面提出建议,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这类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服务力,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映入”群众心中、获得群众“点赞”。

  (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