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遂宁党史部门:锚定短视频核心抓手 有效激活红色史料价值

  今年以来,遂宁党史部门紧扣“存史、资政、育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传播趋势,锚定短视频为党史宣传教育核心抓手,有效激活红色史料价值,短视频拍摄宣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固本联动聚合力,筑牢创作“强支撑”

  强化统筹部署,构建上下协同、区域联动的工作格局,将短视频拍摄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提升队伍能力,组织近20名市县业务骨干参加全省短视频制作专业培训,聘请传媒集团专家开展技术授课,夯实理论与实操基础。创新团队建设,市本级联动安居区融媒体中心保障核心项目质量,指导大英县吸纳民间爱好者及社会团队注入创意,支持蓬溪县通过招聘培训培育本土力量,形成多元协同创作格局。夯实经费支撑,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年度宣传预算,通过项目委托、资源置换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确保创作工作持续推进。

  寻根溯源挖深潜,夯实内容“厚根基”

  坚持史料为基,深入重庆万县档案馆、市党史党建馆、档案馆等机构,走访历史知情者,挖掘一手资料,打造《抗英民族英雄于渊》《川北星火——从武工队到川中游击纵队》等精品内容;策划“千人读档”系列,以原文诵读还原历史场景,增强真实感与代入感。注重价值提炼,坚持“小切口、大主题”,聚焦经典瞬间细节,创作《一件红嫁衣成就一场红色起义》等作品,《开辟前进道路的人——记“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赓续红色血脉 担当时代使命》均被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采用。强化基层赋能,通过业务培训、现场指导、联合策划等方式,提升县(市、区)创作能力,全年指导基层拍摄短视频20余部,报送“红色记忆 党史光影”参展短视频19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主题演讲短视频5部。

  匠心表达求突破,提升传播“新质效”

  创新叙事模式,采用故事化、情节化叙述及纪录片方式,配合省委组织部拍摄《红色研学强党性 实干担当促发展》,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红色记忆·蓬溪篇》,增强受众沉浸体验。丰富视觉呈现,运用动画、情景再现、快节奏剪辑等技术,优化《蓬溪起义部队的“五不”铁纪》《烈士陵园再敬生死战友》拍摄手法,提升青年群体接受度。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创作《抗美援朝运动在遂宁》,拉近与受众心理距离,增强传播感染力。四是致远共振拓维度,扩大影响“广覆盖”。搭建传播矩阵,主动对接权威平台与主流媒体,《马瑞宁和川陕苏区遂宁地下交通站》《遂宁早期共产党人——苟祥珂》等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让信仰的薪火永续传承——做新时代红色基因的“摆渡人”》《就义时刻  他为我们留下经典》等作品被省委组织部展播。把握时间节点,精准策划投放主题短视频,配合拍摄《80年守望与40年绽放》AI视频,指导射洪拍摄《今日盛世如愿 他们灿烂如歌》,实现与时代脉搏同频。深化跨界合作,联合市内外有关单位分别拍摄《锂电之都——遂宁》《黑牢诗人蔡梦慰》,整合资源形成传播合力,实现宣传效能最大化。

  (遂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