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全省“党史进校园”工作交流】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以革命薪火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以革命薪火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党的光辉历史连接过去、塑造现在、映照未来。近年来,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积极发挥党史立德树人、育人铸魂重要作用,聚焦协同联动、资源开发、阵地建设,深入推进“党史进校园”,让革命薪火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聚焦协同联动,打好齐抓共管“主动仗”

  众人划桨开大船。市委党史研究室着力破解制度机制障碍、平台建设短板、力量不足等难题,协调联合德阳军分区、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等单位,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了以点带面推动党史进校园的新格局。联合市教育局,坚持在全市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开学第一课”讲党史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利用升旗仪式等载体,开展“清明忆烈士”主题演讲、诗朗诵等党史教育活动。不定期邀请军分区、关工委、团市委相关同志开展“红色课堂讲党史”,邀请国机重装、东汽、东电科研团队讲授德阳C919、G50、龙华1号研发历程;指导省级党史教育基地黄继光纪念馆推出“继光老兵·荣耀传承”红色宣讲巡演,到德阳市大专院校、中小学开展巡讲。紧扣建党百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会同教育、团委部门等共同组织“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中小学生党史演讲比赛、红色故事宣讲比赛、校园合唱比赛等,共开展主题报告710余场,开展“欢歌新时代、颂歌献给党”红歌大传唱活动500余场,6万余名学生参加。会同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和相关学校积极参加全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主题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组织奖好成绩,用生动的形式推动党史进校园“活”起来,“火”起来。

  聚焦资源开发,编好本地党史“活教材”

  红色热土滋养厚。深入挖掘利用德阳丰厚的地方红色资源,深耕细作,精心编撰党史普及读本。改进丰富党史著作编纂方式,编纂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德阳历史》《中国共产党德阳百年图史》《奋进40年:德阳1983-2023》《德阳红色故事选》《足迹》《德阳抗战实录》《拼将碧血染山河:王干青传》《龙门壮歌》等系列地方党史著作和普及读本,语言简洁、情节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为全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文本支撑。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开发地方党史思政课程。如,罗江区依据抗战期间国立六中四分校历史,开发了《抗战中的红色学校》校本课程;广汉市深挖广汉起义历史资源,开发了《广汉起义》视频课。利用蜀绣、彩墨等地域艺术形式开展党史学习,用德阳红色文化启智润心。

  聚焦阵地建设,建好学习教育“根据地”

  一廊一室皆育人。市委党史研究室根据高校党史学习特点,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建好四川工业科技大学、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德阳史志馆分馆。组织德阳科贸职业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参加四川省“青年学党史 奋进新征程”大学生有声阅读党史作品展播活动,取得优异成绩。指导德阳五中、德阳二中、罗江中学、什邡市七一中学、东汽八一中学建好用好国立六中四分校、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陈列室等校内党史教育阵地;指导广汉市在20余所学校设立党史书架,绵竹大西街小学打造英模长廊、强军长廊,打造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微阵地”。同时,积极拓展建设校外党史教育基地。打造黄继光纪念馆、广汉向阳改革陈列馆、绵竹汉旺地震遗址公园等8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年均接待学生参观学习超万人次;打造广汉市向阳镇,中江县沼源村、道桩村,德阳金鑫公司等33个现场教学点;推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线建设、农村改革、抗震救灾、新农村建设、档案规划等6条红色主题研学精品线路,不断拓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新场景”,让红色基因助力青春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