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全省“党史进校园”工作交流】阿坝州理县中学:浓厚校园红色文化 助推党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浓厚校园红色文化
助推党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阿坝州理县中学
近年来,阿坝州理县中学以“党史进校园”为抓手,把党史作为立德树人的最好教材,系统规划、创新形式,构建了全域覆盖、学段适配、知行合一的党史学习教育体系,校园红色文化氛围日益浓厚,育人成果有效转化落地,被授予阿坝州党史“七进”宣教点,10余名学生获省、州表彰,两名同学被评为“最美理县人”,120余名师生获评校级“红色宣讲能手”“德育先进个人”等称号。

紧扣“三个坚持”,推动常态化长效化
按照“全员参与、学段适配、知行合一”原则,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教师培训,强化育人主力军。党委班子带头,每学期组织2次“教师党史读书班”,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阿坝州历史简明读本》《红军长征在阿坝》等核心书目;组织教师赴革命纪念场馆实地研学6次,撰写“党史融入学科教学”教案10余篇;开展“党员教师示范课”30余节,开设党史类思政课示范课18节,以教师先学深学带动引领学生学习。坚持立德树人,融入日常主渠道。坚持每周一“国旗下的党史宣讲”,结合“五四”“九一八”等节点开展主题德育大课堂36场,覆盖师生超3万余人次。如,初二(4)班编排展演历史剧《黎明》,成为学生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的生动实践。坚持团课融入,夯实思想主阵地。将党史学习融入常态化团课,初中侧重“少年英雄”,高中聚焦“青年责任”,累计开展专题团课24场,展播《金碑颂长征》《红军长征在理县》《涅槃重生》等口述历史纪录片,覆盖全体团员及积极分子,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
抓实“四项注重”,确保有载体有内容
根据教学活动安排,系统规划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注重节日节庆,紧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等节点,组织阅兵观礼、主题班会、红歌比赛等活动,开展“重走抗战路”主题观影、征文活动,强化沉浸式体验。注重专项活动,打造“红色长廊”,利用文化墙、电子屏展示党史元素;坚持在校刊中开设固定专栏“史志故事连载”,每月“国防教育周”开展党史与国防知识讲座,邀请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训练舰支队战勤参谋张有为以《我的名字叫海军》为题开展党史国防教育,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爱国热情,学校获评“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注重专家引领,邀请党校专家、史志工作者、劳模等进校开展专题党课5场,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注重学段特色,初中部立足认知特点,开展“党史小故事微课堂”10余个,举办手抄报、书画展、黑板报评比,累计展出优秀作品500余件,课堂融入历史短剧、经典朗诵;高中部推进“跨学科融合”,历史科研究“百年奋斗史”,语文科精读《红岩》,政治科解读治国智慧,通过辩论、研讨深化理解,形成多学科联动格局。
打造“两大品牌”,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结合学校特点,努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品牌。打造“红少年”研学活动品牌。联合本地档案馆、图书馆打造研学路线,开设《红军长征在理县》简明读本小课堂,学生参与率100%,让本土红色文化触手可及。积极参加4.23“世界读书日”暨“书香理县”全民阅读活动,《红军长征在理县》等书籍列入必读书目。打造“党史小故事讲解员”选拔活动品牌。推动老师开讲,学生从“听众”变为党史故事“主讲人”,如,教师邱胜强撰写的《一面红旗,三代赤心》成为热门分享内容,激发学生主动传播红色文化的热情,在班级、广播站分享故事。组织学生经常性前往理县朴头红军墓地、理县烈士陵园等红色遗址遗迹瞻仰,通过“学生讲、学生听、学生忆、学生思”,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红色教育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