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全省“党史进校园”工作交流】宜宾市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红军精神铸魂 红色文化育人

红军精神铸魂  红色文化育人

全面推进党史教育“进读本、进课堂、进头脑”

·宜宾市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


  宜宾市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成立于1936年。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转战兴文县,经过兴文石海时,留下了红军勇救苗家生病小孩被敌人发现被捕后英勇跳崖牺牲的事迹。1982年5月,张爱萍将军重走长征路得知此事,欣然题字“红军岩”三个大字。2011年12月,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命名为“红军岩红军小学”,是全国首批百所红军小学之一。学校秉持“红星闪闪放光彩”的办学理念,坚持“红军精神铸魂、红色文化育人”,全面系统推进党史教育“进读本、进课堂、进头脑”。学校先后获评“全国传承红色基因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学校红色班级被中央党校等八家单位联合授予“雷锋班”,2025年4月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评为“先进集体”。

  深化党史教育,培育红色名师

  学校党总支以“红色堡垒”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党史进校园”与立德树人同频共振。每月开展“党建先锋”与“红星教师”评选活动。教师每月开展一次“学史沙龙”,各学科组在集体备课中用10%的时间研讨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倒逼教师主动挖掘红色资源。学生每月一主题活动,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固定为“红色主题班会日”,由“班主任+班级红色讲解员”共同完成,以“自己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自己人”。累计开展“重走长征路”徒步研学活动23次,覆盖学生1.2万余人次。近三年来荣获省级奖项15项、市级奖项40余项,承担省级课题3项。

  编纂红色读本,开设红色课堂

  挖掘地方党史资源,编写了《红军岩的故事》《石海忠魂》《孤胆英雄金璲》《兴文县党史学习教育学生读本》等校本读物,将本地革命史纳入思政课内容,覆盖一至九年级。低年级以绘本、连环画为主,中年级以故事+研学任务为主,高年级以史料研读+文艺创编为主,实现“一册在手、学段贯通”。将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固定为“党史教育启动课”,由思政教师、班主任、校外“五老”授课,确保“年年有主线、级级有重点、班班有教案”,2025年9月,《兴文红军岩红军小学的师生们如何“接住”海娃的这封鸡毛信》登上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创办校园刊物《红鱼情》,定期刊载红色征文比赛优秀作品,目前已连续出刊18期,成为学生“自己的红色文学号”。

  浓厚红色文化,突出以文化人

  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以红军岩事迹为主题建设了展陈面积300平方米的红色记忆馆,建设“红星大道”、“翔宇广场”等,将教学楼、食堂、宿舍以红色主题命名。精心布置校园每个角落,处处讲述红色故事。开设红色社团,课后服务开设“小红星讲解员”“红星广播站”“红色梦想舞蹈队”“红星鼓号队”等8个社团。培养“小红星讲解员”累计300人次,担任校园红色文化和红色记忆馆讲解员,每日进行“红星广播”,推行“小红星”月评比,学习、纪律、文明、实践四维度评价。创编红色文艺节目。创编的音乐剧《红军岩》走进全国政协礼堂演出,快板剧《金璲传奇》,舞台剧《小红军的故事》《红色梦想》多次荣获市、县级展演一等奖。组织全校师生观看《追寻·四渡赤水在四川》文献电视片,进一步用伟大长征精神浸润学生心灵,滋养学生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