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雅安市雨城区委党史研究室:深挖红色电波题材 打造红色文化新名片
近年来,雅安市雨城区委党史研究室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以“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为题材,联合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出了党史专题片、红色展厅、连环画以及近期广受关注的话剧《红色电波:苍坪山下的坚守与信念》,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渠道。
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夯实创作根基
“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是一段发生在雅安和平解放前夕的历史,涉及党的统战工作和机要隐蔽战线工作,是雨城独特而珍贵的红色资源。组织专业力量,深入研究相关历史资料,走访亲历者和见证人,还原了由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的中共党员宫乔岩(化名王少春)及其情报组,从1942年开始长达八年在原西康雅安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参与策动原国民党第24军军长、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起义,促进和平解放西康的历史事件。同时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先后联合市、区保密机要部门以及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团区委等多个部门将这段厚重的历史转化为丰富多样的文化作品。“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从党史专题片的精心摄制,红色展厅的全景展示,到连环画的生动呈现,再到话剧的精彩编排,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多元载体。
创新表现形式,提升红色文化吸引力
话剧《红色电波:苍坪山下的坚守与信念》作为此次红色文化创新呈现的一大亮点,通过精巧构思的剧情与生动细腻的表演,将“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这段史实鲜活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生动刻画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与优秀品质。在创作过程中,会同市、区保密机要部门深入挖掘历史细节,将王少春等地下党员的革命精神和智慧融入剧情。该剧的参演人员主要来自“青衣江”红色宣讲团,他们怀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厚热爱与传播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排练,成功打造出一部精品话剧。观众观看话剧演出时,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中坚守信仰、无畏牺牲的精神,深受触动与鼓舞。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极大地增强了观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走进大众,尤其是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群体,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渠道宣传推广,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多元方式进行宣传,推动“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这一红色IP广泛传播。话剧《红色电波:苍坪山下的坚守与信念》在全市“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文艺汇演活动上演出。西大街社区“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红色展厅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阵地,吸引广大群众前往参观学习。党史专题片、话剧视频、连环画电子书借助云小雅APP、“静美雨城”“雨城党研”“雨城先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全面推出,实现了红色文化作品的广泛传播。此外,还通过召开连环画发行座谈会等形式,邀请有关部门、红色文化爱好者等共同参与,深入探讨红色文化的价值与传播路径,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方式,让红色文化从尘封的历史中“活”了起来,走进大众视野,使雨城的红色文化名片更加鲜亮。
(雅安市雨城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