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广元市昭化区委党史研究室多措并举推动党史资政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委党史研究室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职能作用,紧扣“锚定目标、凝聚合力、深耕特色”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推动党史资政工作提质增效。
锚定目标导向,精准擘画资政“路线图”
始终坚持“党史姓党”,紧扣区委“1456”发展战略,将党史资政工作纳入全区党建工作大局,建立“目标引领—责任压实—考核问效”管理机制。围绕红色资源开发、基层治理历史经验、乡村振兴历史智慧等5大领域,细化21项具体任务,形成“年度有计划、季度有重点、月度有调度”的推进体系。创新实施“资政课题揭榜挂帅”制度,面向全区公开发布《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昭化区为例》等20项重点课题,组建由史志干部、党校教师、专家学者组成的3个专项课题组,实行“一课题一方案一专班”管理,推动资政研究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协同资政“共同体”
构建“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内外结合”的大资政格局。纵向加强与市党史部门、市委党校对接,主动承接《川陕苏区红军长征出发前协同动员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争取业务指导和资源支持;建立区、镇、村三级联络员制度,累计收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历史案例130余个。与区档案馆共建“史志资源共享库”,整合红色档案、口述史资料、老照片等各类书籍资料100余件,实现史料互通、研究互促。
深耕特色优势,打造资政成果“金名片”
系统梳理红四方面军在昭化的战斗历程,挖掘整理“强渡嘉陵江战役”“广昭战役”等革命故事,形成《王家坝军事会议沿革及重大意义研究》,推动昭化古城红色革命遗址群、太公红军山、嘉陵县苏维埃遗址等6处革命遗址纳入全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聚焦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开展《乡村振兴视域下巴蜀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探析——以昭化古城为例》专题研究,入选2024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暨“庚续红色血脉 推动绿色发展”理论研讨会;撰写《关于在昭化籍抗美援朝老兵李化武旧居云雾村修建红色文化村史馆的建议》资政文章得到区委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安排部署6位县级领导,协同推进云雾村村史馆建设项目事宜,该馆已正式开馆运行。
下一步,广元市昭化区委党史研究室将持续在资政内容上求“深”、资政方式上求“新”、资政成效上求“实”,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昭化贡献更多史志智慧和力量。
(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昭化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