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资阳市雁江区委党史研究室: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资阳市雁江区委党史研究室立足“蜀人原乡”文化沃土,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创新打造党史“进校园”特色品牌,构建“课堂+实践+文化”三维育人体系,让红色基因浸润青少年心田。通过“红色课堂”筑牢信仰根基、“实践育人”锤炼担当品格、“文化浸润”厚植家国情怀,形成具有雁江特色的党史育人模式,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红色动能。

  红色课堂:让党史学习“活”起来

  以“三融入”机制推动党史教育入脑入心。一是融入思政课程,将陈毅故居、乐至县劳动镇旧居等本土红色资源纳入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案例+互动”模式,让思政课变身“红色剧场”。二是融入主题班会,开展“党史百年,百年巨变”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用儿童化语言讲述党史小故事、制作红色主题手抄报和绘画等方式,用青春视角解读革命精神。三是融入校园文化,在校园走廊打造“党史长廊”,设置“红色阅读角”,利用校园广播开设“党史微课堂”,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在雁江区第一小学开展“学党史、悟思想、传薪火、迎五一”主题活动,将优秀手抄报和绘画构建起红色长廊。

  实践育人:让红色基因“动”起来

  创新“行走的党课”实践模式,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一是开展“红色足迹”研学活动,组织师生走进陈毅故里、乐至县红色文化研学基地,通过重走红军路、模拟“飞夺泸定桥”等体验项目,感悟革命艰辛。在临江镇老鹰初级中学开展“看望慰问退休党员”主题活动,让学生与退休党员深入交流,传承红色基因。二是组建“红领巾志愿队”,深入社区开展“我为老人讲党史”“红色故事进家庭”等活动,让青少年成为党史传播者。

  文化浸润:让红色精神“传”下去

  以文化育人深化党史教育内涵,举办“童心向党--追寻红色足迹”征集活动,引导学生撰写《给革命先辈的一封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联合区关工委、老干部局开展“五老讲党史”活动,邀请抗美援朝老兵、改革开放亲历者走进校园,用亲身经历诠释党的初心使命。在丹山镇中心小学开展“红色记忆里的先锋故事”主题活动,在丹山镇鲁家小学开展“感悟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主题活动。

  通过党史“进校园”系列活动,雁江区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让红色基因成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底色”。下一步,区委党史研究室将持续深化党史教育创新,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雁江力量。

  (资阳市雁江区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