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党支部书记、主任李颖:坚决完成党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 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是研究毛泽东思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生平和1921—1978年党史的业务部门。2023年2月,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领导和主持,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协助,第二研究部组建课题组,重启《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下简称《编年史》)这一党中央交办重大任务。经过近20个月的攻坚克难,完成了共计29卷、900多万字的“迄今为止内容最丰富、体量最庞大的一部编年体党史基本著作”。《编年史》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正式出版,2024年9月29日新华社播发出版消息,当晚《新闻联播》播发消息通稿和书影;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出版消息,引起广泛社会反响。在推进《编年史》项目过程中,二部党支部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支部党员干部围绕有效服务“国之大者”,树立为党编写正史的使命意识,提高站位,提振士气,保障编写任务高质量完成。《编年史》的成功出版,是党建和业务互促并进、融合发展成效全面彰显的典型例证。
2024年9月29日,《新闻联播》播发消息通稿和书影。
以政治引领明方向、抓主线,坚持党史姓党
按照院领导要求,《编年史》的编写出版将“从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去认识、去把握”作为编写工作的基本遵循。强化理论武装。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编年史》编写工作的根本要求和行动指南。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严格遵循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坚持正确党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服务现实大局。特别注意关照对当前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献或事件。如重点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过的革命事迹、革命精神、英模人物,以及“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围绕纪律建设典型案例增补155个条目、10多万字内容;通过500多个条目展现党在经济、金融方面的艰辛探索;等等。《编年史》正式出版前,通过了全国党史专家集中审读,并征求37家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意见。通过20多轮次的修改、核校,党支部同志极大地锤炼党性、跟进认识、强化担当。
2024年10月9日,《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版座谈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办。
以目标导向压担子、强统筹,确保任务完成
党支部提倡“团结就是力量”的理念,坚持“给任务就是给机会、有困难就是有机遇”的导向,大力塑造“闻战则喜”的队伍气质,突出强调团队协作,通过压担子、教方法、精准考核,凝聚起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生动诠释了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明确目标任务。项目一开始就强调全体同志要抱着为党编写正史的敬畏之心投入工作,力争“把差错消灭到最低水平、把质量提升到最高水平”。加强统筹领导。《编年史》项目重启伊始,就完善顶层设计,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带动落实。制定《撰写工作计划总览表》,时间精确到日,任务精确到人,明确各年卷执笔负责人和四级审核人,倒排工期确定每轮交稿时间,压茬滚动推进。落实精准考核。在课题组内细化考核的基础上,组织多轮“结对子”互审和全部同志参加的全员核校。每项工作都有台账记录,每轮改稿都备核校单留痕,为精准考核提供量化、客观的材料。经科学统筹,书稿的撰写、修改、编辑、核校、送审等多项流程,每一环节都紧扣进度。
课题组先后组织10余轮次的会稿,每次用时半天,有一次时长达7个小时。
以头雁表率鼓士气、聚人心,共克艰难险阻
支委会和班子成员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党支部书记率先示范,对全部29年卷书稿进行总体3个大轮次统改,与各年卷执笔负责人面对面沟通,逐卷逐条讲评,加强对编写的原则方向及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的整体把握。支委会和班子成员在推进任务中抓细抓实,分工负责书稿审核把关,后期直接承担部分年卷执笔或核校。全体同志埋头苦干、坚定意志,形成“雁阵格局”。积极营造默默奉献、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氛围,增强“为党修史”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在春节、五一、端午等多个假期及周末、夜晚自我加压、主动加班,不断攻坚克难。
参与《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编写的支委会和班子成员全力投入工作。
以项目牵引强素质、带队伍,破解本领恐慌
加强课题学术设计。及时编制、更新撰写工作要求和基本规范,形成细致扎实的《撰写规范工作手册》,有序推进项目各项工作。印制样书、组织培训、总结交流。挑选印制基础较好的样书供全体同志参阅,组织多位专家就《编年史》撰写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开展培训。召开多种形式、大小几十轮的工作交流会、会稿会。总结各年卷存在的共性、典型问题,经与会同志讨论后统一意见并落实成为规范。带动青年同志全方位成长。敢于让青年同志挑大梁、经风雨、受洗礼。29年卷书稿中有9年卷由40岁以下青年同志担任执笔负责人,初期每人试写后,在课题组带领下逐月逐条过稿修订。党支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激发青年党员潜力的同时,积极帮助查问题、补短板。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重温《编年史》这场以实干实效检验作风成效的硬仗,为做好党建工作、提升作风建设水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将不断总结在《编年史》攻坚战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坚持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与保障党史和文献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