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成都市锦江区委党史研究室“三圈三化”推动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出新出彩

  近年来,成都市锦江区委党史研究室立足基层实际,创新探索“红色剧本+”党史学习教育路径,将本土党史故事以年轻人热衷的剧本情景演绎形式融入城市肌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从“单线式”向“沉浸式”、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深刻转变,实现教育质效双提升。

  思维破圈,鲜活叙事活化党史资源

  聚焦“本土化叙事”与“年轻化表达”双重突破,深挖李劼人故居纪念馆、菱窠“爱国奉献”主题公园等本土红色资源,联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社区党员组建“红色剧本工坊”,创作《烽起锦江》《信》等15部红色剧本,将“保路运动”“实业救国”等重大历史事件拆解转化为可互动的故事主线,在《菱窠传家录》等剧本中融入本地民俗、方言,吸引鼓励党员群众参与讲述“家门口的党史故事”。

  资源融圈,实景呈现深化沉浸体验

  聚焦“空间联动”与“数字赋能”双轮驱动,以菱窠故居为中心点,统筹东门市井、劼人公园等文化阵地打造开放式党史学习教育场景。自主研发“游学狮子山”小程序,通过集成“AR导航+虚拟交互”功能让“实景空间”变身“数字课堂”,学员扫描事件点实景信息即可触发党史线索进行“探索式学习”,达到强化记忆的正向效果。探索“党委主导+多元共建”党史学习教育模式,通过区域化党建联建机制,组织高校志愿者、社区党员、退休教师等组建“狮享讲解团”演绎红色剧本,增设小游戏、反派暗线、知识问答等环节提高剧本互动性、趣味性,让党史学习教育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实效强圈,以学促思内化价值认同

  聚焦“教学启发”与“学习反馈”双向赋能,紧紧围绕党史教育主要任务,建立意见反馈机制,邀请四川师大、区级机关以及驻区单位党员体验沉浸式党史课堂,课后统一发放问卷收集建议需求,定期总结升级课程内容,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心设计剧本知识卡片包,课后自动发放至学员线上主页,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回顾,推动党史学习常态长效。目前已开展《菱窠传家录》剧本课堂10余场,累计服务师生及居民群众600余人次,发放知识卡片10000余张。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