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中俄两国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性启示
·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
近日,中俄两国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两国的密切关系展现了周恩来总理的远见卓识——历史的真正影响往往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看清。这种深邃的历史观有助于我们看待列宁领导的革命与苏联的命运。当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一同在莫斯科红场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这一观点显得尤为契合。
历史绝不能忘记,但更重要的是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当下,俄罗斯已挺过了美国发起的“代理人战争”和美国主导的号称要摧毁俄罗斯经济军事实力的西方制裁;而中国则一次次突破了美国的围堵——无论是技术封锁、主权威胁还是贸易战。作为新兴大国,中国的崛起正在终结美国的单极霸权地位,而俄罗斯仍在坚决抵制北约扩张。
要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首先要深刻地学习和体会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个结合”,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第二个结合”,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吸收了多元文化与哲学渊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唯物史观。
二战前夕,德国哲学家、犹太裔马克思主义学者瓦尔特·本雅明在其历史哲学思想中提出了“弥赛亚时间”概念,并提出了一个辩证的历史哲学框架。当时面对盖世太保的持续追捕,本雅明一方面表达出对扭转历史性灾难的深刻绝望,另一方面始终坚持调动自身的智识资源来超越历史性绝望。他提出的“弥赛亚时间”概念具有双重意涵:首先,它指向人类发展的漫长历程——以数万年计,而非囿于一日、一年或一代的短视视野;其次,它特指在“长时段”中那些偶然历史因素汇聚并足以彻底改变社会轨迹的特殊时刻。正因如此,本雅明相信每一秒钟都可能成为“弥赛亚时间”降临的窗口。当本雅明提出这种乐观主义思想时,他已在大屠杀的阴影中挣扎求生七年之久,处于崩溃绝望边缘。
安东尼奥·葛兰西与本雅明是精神上的同道。尽管葛兰西身陷墨索里尼的监狱,在令人绝望的环境中,仍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作出了非凡贡献——以其著名的箴言践行着“智识的悲观主义,意志的乐观主义”这一信念。
我们还可以将他与无数先驱者联系起来评价,比如1968年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遇刺前夜的最后一次演讲中,这位完全明白危险正在逼近的民权领袖宣告:“我已望见应许之地。或许我不能与你们同往。但今晚我要你们知道,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必将抵达应许之地!”
我们也可以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发现这种建立在辩证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49年4月中国解放战争达到高潮时,毛泽东诗意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南京的场景。他将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所在地南京隐喻为“钟山风雨起苍黄”中面临疾风骤雨的“钟山”,以“百万雄师过大江”实现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历史转折。
但未来从来都不是必然的,道路也比想象中更为曲折。毛泽东深谙这一道理,他在诗末以“人间正道是沧桑”作结论,援引了中国“沧海桑田”的典故。这一典故是指两位仙人重逢时谈到自上次分别后东海已三度化为桑田。这个典故的隐喻深刻揭示:即便是最剧烈的社会变革,也不过是永恒历史变化中的一环。
实现历史救赎与美好未来的可能性已尽在掌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趋势也已清晰明确。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是人类的正确发展道路,就如同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一样。这些胜利印证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今天也为人类开启了新的时代。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引领下,人类或将彻底摆脱霸权与毁灭的黑暗历史。
当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愿景还在不断受到挑战。美国持续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向澳大利亚转让核潜艇技术并建设战略轰炸机基地,在韩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部署先进的导弹系统,加速研发新型核武器等。这一系列行动正在实质性改变亚太地区的安全格局。
与美国贩卖战争和疯狂军事扩张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秉持独特的国际关系理念,不缔结军事同盟,而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石,运用“求同存异”的传统智慧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然而,不久前中俄军队在莫斯科红场共同参加阅兵时,西方主流媒体却刻意渲染所谓中俄“好战”的阴谋论,再次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曲解为某种军事同盟,这完全是对事实的严重歪曲。
一些批评者惯于套用陈腐的极权主义话语来抹黑中俄领导人以及中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妖魔化的双重标准。中国仅因与俄罗斯保持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便遭受指责,荒谬地因乌克兰危机而备受非议。事实上,中国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类似的战略伙伴关系,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14个欧盟成员国。这些伙伴关系都以促进世界和平为宗旨,绝不是建立军事同盟。反观美国,不仅与51个国家缔结了军事同盟,更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来持续不断地发动战争。
历史的启示已然非常清晰。中国走上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如今,中国正携手各国共同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在多极世界实现和平与发展努力并进。中国旨在通过弘扬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及其贡献来发挥人类智慧与潜能,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新兴技术和重大疫情等共同挑战。无论是8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还是当前对战争胜利的纪念活动都表明,这是我们能够清晰看到的唯一正确道路。
作者: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Josef Gregory Mahoney),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原文“Victory celebration in Moscow reflects lessons from history's long arc”,刊载于“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英文版),文章经作者修改后授权本公众号翻译发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