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三招“乐”活红色课堂 让党史“声”入人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有关要求,激发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引导群众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立足陈毅元帅故里的红色底蕴,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创新实施“三乐”工作法,推动党史宣教从“单向灌输”向“多维浸润”转变,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组“乐”师:攒局“银发+青锐”双梯队,让讲台变“秀场”

  打破“专职讲师讲党课”的传统模式,构建“老资历+新势力”混搭师资库。一方面,从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中遴选“红色记忆传承人”,成立“银发宣讲团”,他们带着珍藏的旧照片、老物件,以“实物展+故事烩”形式开讲《乐至剿匪那些事儿》等“土味党课”,用采访亲历者视角还原历史细节。另一方面,吸纳党史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等组成“青锐宣讲队”,将党史故事改编成三句半等非遗节目,演绎乐至红色故事。

  创“乐”章:融合“史料+民俗”双特色,让教材变“读本”

  跳出“一本通讲到底”的刻板印象,打造“接地气、有生气”的党史内容矩阵。深度挖掘乐至籍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史料,结合本地民俗文化,以年画、剪纸等形式展现乐至红色文化、红色人物。在中小学开展“读民俗读本,学乐至党史”活动,学生通过解读民谣中的历史线索,了解乐至的红色过往,还组织编写以乐至烈士故事为背景的党史漫画故事集,吸引众多读者关注。

  拓“乐”场:串联“实地+流动”双课堂,让课堂变“磁场”

  突破“固定教室授课”空间限制,构建“全域覆盖”党史学习生态圈。在陈毅故居、乐至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打造“行走的党课”路线,安排专业讲解员沿途讲解,让党员群众在实地参观中感受历史氛围。同时,组建“党史流动课堂”,利用社区活动中心、乡村文化礼堂等场所,定期开展党史宣讲活动。还将党史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集市、广场等人群密集处设置“党史宣传摊位”,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党史知识。

  (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