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广元市党史系统建好用活红色场馆传承弘扬红色基因

  近年来,广元市党史系统立足川陕革命老区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为基础、创新为动力、利用为目的”理念,系统推进红色场馆建设,通过统筹规划、特色打造、价值转化三大举措,推动红色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强化系统谋划,夯实红色场馆建设基础

  规划引领强根基,通过资政专报等形式推动红色场馆建设纳入发展规划重点;调研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红军城保护利用的建议》等专项规划,提出百余条具体策略;联合宣传、文旅等部门,聚焦展陈提升、功能优化等关键环节,对重点场馆实施升级改造。史实把关铸精魂,建立“专家领衔+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常态化审核机制,通过查阅档案、专题研讨等方式,对展陈内容进行多轮修订完善,并对所有新建和改造项目严格执行“一馆一审”制度,确保红色场馆建设质量。资源整合提质效,协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对核心展馆实施数字化升级等改造,推动红色场馆建设向智慧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打造特色展陈,激发红色场馆文化活力

  深耕红色资源,围绕红四方面军在广元的革命斗争和川陕苏区建设历程,编纂出版《广元苏维埃》《红四方面军从广元出发长征》等党史著作20余部,深入挖掘“十三党员十红军”“一件钱衣裳”等典型革命事迹,为红色场馆建设提供权威史料支撑。突出特色亮点,深入挖掘红四方面军在广元革命实践中的历史贡献,重点打造中国红军城、木门会议、强渡嘉陵江、红军攻克剑门关和黄猫垭战斗等主题,全面还原史实,构建“一馆一主题、一馆一特色”的红色场馆体系。避免展陈大而全、千篇一律、到处一样的问题。科技赋能展陈,协同构建“数字+互动+智慧”三维展陈体系。运用5G、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建成多个数字展馆、VR体验项目,配备智能导览设备,持续提升观众参与感和体验感。

  深化价值转化,拓展红色场馆应用功能

  强化教育功能,联合组织、教育等部门,将红色场馆建设为“大中小一体化”教育基地,打造“红色铸魂”实境教育体系,年均开展沉浸式党课800余场。研发“开学第一课”等特色课程,将红色教育融入常态化教学。创新开展“红色记忆”参观、“红色家书”诵读等群众性教育活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红色教育格局。服务乡村振兴,发挥红色场馆的辐射带动作用,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培育红色主题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开发“红军餐”等特色农产品。组织“红色故事进乡村”活动,将革命精神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延伸发展周边乡村特色种植与生态旅游,形成“以红带绿、红绿相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文旅融合,联合文旅等部门打造20余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串联重要红色场馆;开发30余种红色文创产品;年均举办红色文化节、专题展览等活动50余场次,构建“以红促旅、以旅彰文”的协同发展路径。

  (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