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强化短视频创作提升史志文化传播力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趋势,充分发挥党史和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作用,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系统化、规模化开展短视频制作与宣传工作。
紧扣重大节点,精心策划选题
高度重视内容策划的顶层设计,做好年初宣传策划、季度定选题、月度抓节点。紧密围绕四渡赤水战役胜利9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间节点,历史人物、传统节气重要节点,提前布局,确定选题入手,深入挖掘编研成果、征集老照片、亲历者口述史等史料,将其转化为生动鲜活的短视频创作素材,确保短视频内容的价值高度和时代共鸣,截至目前,创作《毛泽东入川第一桥》《泸州籍红岩英烈——刘国鋕》等史志短视频28条。
整合内外资源,凝聚创作合力
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强化内部协同,调动全市史志系统积极性,指导区县史志部门深入挖掘并提供本区域的特色历史素材和线索。寻求外部合作,主动与市融媒体中心、市文旅局、网红乐队等开展合作,提升短视频的制作水准和艺术表现力。通过“内部挖潜”与“外部借力”,形成了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创作格局。
拓展传播渠道,实现平台联动
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矩阵,提升传播实效。夯实史志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泸州史志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阵地,进行常态化更新。《四渡赤水如何求得有把握的的胜利》《傅钟上将情浓家书——致故乡》等近10部短视频在“百年辉煌”“四川党史”“泸州史志”等视频号,学习强国、酒城e通等新媒体平台播出。同时,通过鼓励干部职工转发、动员推广,形成同频共振的放大效应。
下一步,市委党史研究室将继续推动短视频创作,持续推出更多制作精良、形式新颖的新媒体宣传产品,让本土红色文化和方志文化,以更现代、更亲切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