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南充市蓬安县委党史研究室:构建“133”工作模式 探索资政育人新路径
近年来,南充市蓬安县委党史研究室紧扣“存史资政育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构建“133”工作模式,推动党史工作实现从单一研究向系统服务转型升级,不断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确立“1个组织中枢”,统揽党史全局
坚守“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根本宗旨与责任担当,以县委党史研究室为中枢,统筹协调全县党史资源,建立“征研—宣教—资政”全链条工作机制,构建起覆盖本土史料挖掘、党史理论研究、红色宣教推广、党史成果转化等功能的“全域党史工作体系”。近年来,在县委党史研究室统筹组织下,编纂《蓬安县抗战老兵口述史》《蓬安县红色记忆故事汇编》等党史著作9部,编印《红心向党 牢记初心使命》《青山为证 忠心报国》《王白与:以笔为刃的革命烈士》等通俗读本5部,特别是开展的红色遗址普查工作,摸清了全县红色资源底数,为后续协同推动保护、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3联工作格局”,凝聚工作合力
加快资源联用。整合宣传、党校、档案等部门力量,组建专家顾问团、微宣讲分队,建设党史馆、史志阅览室等阵地,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加强横向联动。与宣传、党校、教体等单位联合开展党史“七进”,推动形成了信息互联、课题联研、成果共享的工作新格局。截至目前,开展的党史“七进”活动累计覆盖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强化纵向联通。健全县乡村三级党史工作网络,广泛征集史料,层层宣讲党史。目前,已培养基层党史宣讲员32名,有力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全域覆盖。
实施“3大攻坚行动”,推动质效齐增
实施党史研究深化行动。积极培养基层“史料征集信息员”,既充实党史工作队伍,又带动出版党史著作、编印通俗读本。同时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努力撰写高质量资政报告。实施宣教阵地扩容行动。在重点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党史学习联系点,联合开展红色研学、主题展览,主动服务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目前,已建成党史联系点32个,举办宣讲活动20余场。实施资政服务赋能行动。加强与宣传、党校等单位的协作,培养资政研究员,形成了《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让贫困村华丽蝶变—蓬安县巨龙镇羊角嘴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探析》《对基层统战工作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研究思考》等5篇资政文章,为县委决策提供对策建议。
(南充市蓬安县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