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党史研究室“三聚焦”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夏日课堂”

  为深入推进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党史研究室以暑期为契机,聚焦家庭、阵地、实效三大核心,创新教育载体,打造系列党史学习教育“夏日课堂”,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长血脉。

  聚焦精准施策,构建党史教育“立体矩阵”

  立足青少年成长特点与认知规律,从源头发力,以“亲子共读”为纽带,组织家庭研读《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等红色书籍,举办“百年党史路 困难大闯关”沉浸式体验活动,让红色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家庭。持续打造红色家教家风讲师团,通过“党史+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专业学习,培育专业化教育队伍,筑牢家庭教育“红色堡垒”。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自有+联合+灵活”三维阵地体系,以党史宣教中心为核心,辐射6个史志阅览室、辖区图书馆及城市书房,联合开展红色故事大赛、书画展览、“我是消防兵”体验等活动30余场。

  聚焦创新融合,激活红色教育“一池春水”

  推动党史学习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紧扣不同年龄段需求,分层设计特色活动,为7-14岁儿童开设“暑假幸福营”,针对14岁以上青少年举办“青春联谊会”,通过党史课堂、沿河拉练、即兴演讲等形式,围绕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解读、“一带一路”布局等主题,引导其树立家国情怀。深化“党史+”融合实践,联合渡口社区等组织中小学生调研仁和“党史+文旅”“党史+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等情况,感受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链接社会研学机构,开展军事体验、红色遗址探险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场景再现中体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聚焦银龄助力,打造红色教育“流动课堂”

  发挥“银龄宣讲团”独特优势,围绕“三线建设”“科学家故事”等主题,联合区委组织部开展“红色故事汇”系列活动20余场。83岁的退休干部陈绍泉以亲历者身份讲述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的奋斗故事;退休教师温波通过袁隆平院士的科研事迹,生动诠释科学家精神内涵;老科技工作者王清泰用钢铁冶炼的生动案例,将工业发展史转化为青少年听得懂的“成长密码”。创新采用“故事讲述+实物展示+互动问答”模式,在区工人文化宫、老街社区等地打造“移动红色课堂”20余场,覆盖青少年400余人次,将党史知识从“静态书本”变为“动态课堂”。

  (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