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资阳市安岳县委党史研究室:三维赋能红色基因传承 构建党史宣教新格局

  近年来,资阳市安岳县委党史研究室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立足本地红色资源禀赋,通过系统性转化、多元化传播、创新性发展,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为县域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构建资源转化体系,激活红色资源时代价值

  以红色资源系统性开发为核心,建立“档案抢救+数字转化+学术研究”全链条机制,让红色档案焕发时代活力。联合县委党校、县档案馆等部门,开展革命人物手稿、历史影像资料及口述史抢救性征集,分类建立革命遗址、红色人物、文献史料三大数字化档案库,实现红色资源系统化保存;深化本地党史人物与事件研究,编纂出版《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岳》《前行的革命者》等党史读本,开发《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特色课程,结合“通贤暴动”“胡梅武装”等本土革命武装斗争史实,生动讲述邓雍、许岳等红色人物事迹,将零散红色资源转化为可传播、可教育、可传承的知识体系,充分释放红色档案的育人价值。

  打造立体传播矩阵,拓展红色文化浸润维度

  聚焦红色文化“接地气、入人心”传播目标,构建“线上+线下、固定+流动、普遍+精准”立体传播矩阵,推动党史文化全方位浸润。线上依托安岳融媒公众号,开设“党史微课堂”专栏,每周定期推送党史资讯、研究成果;精心制作《安岳丰碑——永不褪色的抗战记忆》《苏维埃薪火》等系列短视频,通过媒体平台加大推送力度,扩大党史宣传教育覆盖面与影响力。线下加快推进“一馆一园两线五点”革命文物项目实施,重点升级中共文家寨区委旧址、龙台南华宫等红色展陈;组建红领巾宣讲团、巾帼宣讲团等多元宣讲队伍,围绕“血色丰碑照初心:安岳人民的抗战之路与精神传承”主题,深入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社区开展分众化宣讲,推动红色文化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认同”转变,让红色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创新资政育人路径,激活红色动能发展引擎

  紧扣“从党史中找经验、找方法、找智慧”的资政导向,深化党史实践成果转化应用,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深挖党史中的治理经验,每年系统编纂《中共安岳县委执政实录》《中国共产党安岳历史大事记》,全面梳理县委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历程,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历史镜鉴。推动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整合本地红色遗址遗迹资源,联动安岳石刻、安岳柠檬等特色文旅与产业资源,打造“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围绕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指导通贤镇文寨村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主导产业为牵引,盘活红色文化资源经济价值,助力乡村产业提质、风貌提升。

  (资阳市安岳县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